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1%、21 6%、22%,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2] - 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走势强劲,分别累计上涨50 54%、36 41%、28 32% [3] - 腾讯控股涨幅超22%,最新市值4 69万亿港元,阿里巴巴上涨46%,最新市值2 25万亿港元,小米集团、网易、快手等涨超50%,泡泡玛特暴涨178% [3] 南向资金动态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超63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一倍,接近2024年历史最高纪录的85% [1][5] - 南向资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持仓市值5320亿港元)、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小米集团-W(持仓市值均超2000亿港元) [8] - 加仓股数最多的是四大银行股,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被增持56亿股、41亿股、34亿股、23亿股 [8] 资金配置策略 - 南向资金采用"哑铃型"配置,一端是高股息资产,另一端是科技成长、可选消费板块 [1][7] - 科技巨头、高股息、新消费、创新药等多策略布局,南向资金持股比例最高的是中国电信(75%)、泰格医药(71%)、绿色动力环保(67%) [8] 行业投资主线 - 科技主线:中国科技股相对美股有空间,全球资金对中国科技板块仍低配 [9] - 消费主线:新消费火热,传统消费受益于地产周期改善有望回暖 [9] - 大金融主线:AH溢价有望收窄,行业头部稀缺标的值得关注 [9] - 创新药板块具有较明显优势,行情大概率未走完 [9] 市场驱动因素 - 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推动港股市场向上,科技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1] - 人民币走强预期增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A/H双重上市活跃利好港股流动性 [1] - 企业盈利的U形修复是主要驱动力,三季度若出现波动将是增配港股的好时机 [9]
净流入超6300亿元 南向资金此次港股扫货有何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2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