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文化企业出海路
经济日报·2025-06-13 06:04
文化出海现状与成就 - 文化企业从硬科技创新与软实力构建两个维度协同发力,开辟出海新路径,如华为鸿蒙、大疆无人机、《黑神话:悟空》、李子柒等案例[1] - 文化出海模式从产品输出升级为品牌输出、标准输出和文化理念输出,传播版图持续拓展[1] - 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中国石油在32国搭建73个"中国书架",华强方特"熊出没"IP覆盖130多国,动画电影登陆70多国影院[1] - 泡泡玛特通过原创IP融合传统美学与全球文化,联动海外艺术家实现潮玩本土化[1] 文化出海面临的挑战 - 文化背景差异导致叙事逻辑难以被海外受众完全理解,内容共鸣度不足[2] - 本土化运营存在短板,部分企业对目标市场用户习惯、法律法规研究不足,国内模式简单移植引发水土不服[2] - 国际传播能力薄弱,缺乏全球影响力的自有传播矩阵,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不完备[2] - 国际化人才稀缺,兼具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海外实战经验的人才不足[2] 文化出海发展建议 - 强化政策赋能,完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优化出海生态[2] - 企业需深耕内容,在海外社交媒体精细化运营,重视"Z世代"作为文化传播先锋的作用[2] - 推动中外高校、智库、艺术机构围绕文化创新开展合作项目,深化国际理解与共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