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绿色发展探新路
经济日报·2025-06-13 06:06

海洋经济与盐碱地利用 - 我国海洋面积占陆地面积三分之一,发展海洋经济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 - 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塔市村在盐碱地成功种植海虫草(耐盐度高达6.5%),实现滩涂变"粮田"且不占用传统耕地资源[1] - 全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序开发盐碱地为耕地,并推动耐盐碱植物选育[2] - 海南省盐碱地面积217万亩,海口市美兰区通过海水立体农业技术(海虫草种植+水下养殖)推广利用盐碱地[2] 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 -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全国最大(12万亩)、树种最丰富(占全国97%),具有固碳、净化海水等生态功能[3] - 2014年起保护区清理污染源(搬迁9家养猪场、拆除8家餐饮店),并修复退化红树林1831亩[3] - 通过低滩造林新增红树林500亩,全国红树林保护遵循"生态优先、科学修复"原则,目标扩大面积并提升生物多样性[4] 海洋生态现状与监测 - 2024年监测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稳定,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系统优良率较高,但海平面较常年高96毫米,近海水温创纪录(+1.2℃)[5] - 赤潮、浒苔绿潮等生态灾害增加,自然资源部建成"陆海空天"监测网覆盖管辖海域,重点监控生态高风险区[6] - 未来将优化海洋国土空间布局,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并研发新技术强化生态预警监测能力[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