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弯道超车到全球化运营,游戏出海的长期主义之道丨中国游戏10年纪事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3 07:19

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游戏产业年营收从2015年的1407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325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1] - 2015年政策解禁成为产业全面崛起的里程碑,推动移动游戏发展、游戏出海和IP价值塑造 [1] - 行业十年发展涵盖游戏出海、产业趋势、企业成长、长青产品和明星游戏人等多个维度 [1] 游戏出海政策与市场环境 - 商务部2025年《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海外运营的全产业链 [2] - 中国游戏出海从早期蓝海市场转向存量竞争的精细化运营,部分产品已持续运营3-5年 [2] - 2024年全球移动游戏收入同比增长4%,腾讯、网易、米哈游跻身厂商收入榜前十 [3] 出海挑战与本地化经验 - 早期出海面临高门槛,头部公司每年翻译和配音投入达数百万至上千万元 [3] - 本地化差异导致营销失误,例如日本市场对短信隐私敏感导致反向效果 [4] - 厂商通过发行、渠道、支付和合规等环节的优化,形成差异化出海方法论 [5] 出海策略调整与精细化运营 - 2024年出海收入TOP200产品中仅5.5%为当年新品,市场固化趋势明显 [6] - 厂商在产品立项阶段需考虑全球化表达或区域化适配,例如仙侠类RPG更适合东南亚市场 [6] - 三七互娱通过搭建私域和用户标签策略突破增长瓶颈,社区运营提升用户黏性 [7] 技术赋能研发与发行 - 三七互娱海外买量素材中60%-70%由AI生成,提升素材复用率和投放效率 [9] - 52%的游戏开发公司使用生成式AI技术,36%的开发者已应用AI工具 [9] - AI翻译模型虽与专业供应商有差距,但效率提升显著,未来差距可能缩小 [10] 技术创新与产业格局 - 中国数字通信和AI技术与游戏出海相互促进,形成技术创新和产品革新的产业格局 [11] - 全球化布局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链全方位拓展,推动文化走出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