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展历程 - 公司使命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是成为活102年的好公司,曾吸引大量人才加入[1] - 1999-2010年抓住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机遇,GDP从1万亿增至11万亿美元,互联网用户从890万爆发至10亿,奠定增长基础[5] - 通过淘宝、支付宝、阿里云等战略布局构建电商生态,坚持长期投入如阿里云获得成功[6] - 独特的花名文化、价值观和期权制度塑造战斗力,2015年前团队凝聚力强[7][8][9] 公司面临挑战 - 2017年起互联网用户增速降至个位数,行业渗透见顶,增长红利消失[11] - 外部收购多数失败,包括口碑、饿了么、ofo等,仅高德和UC成功[12][13] - 内部创新除钉钉和夸克外鲜有突破,衍生业务依赖电商主业[15] - 收购策略存在短期KPI导向,忽视基本功建设导致整合失败[14] 组织管理问题 - 人才体系出现迷信空降高管、新人招聘标准降低、"野狗文化"盛行等问题[17][18] - 职级通胀严重,薪资与晋升机制失灵,奖惩不透明助长老板文化[19][20] - HR体系失职,价值观考核流于形式,员工反馈渠道失效[34][35] - 中高层战略执行能力下降,存在官僚主义和决策低效现象[23][36] 业务战略调整 - 实施"1+6+N"组织变革,分拆业务集团独立运营[52] - 关停21项非核心业务(占比39.6%),聚焦12个行业第一的盈利业务[50][51] - 新任CEO吴泳铭叫停智能云分拆,暂缓盒马菜鸟上市,确立闲鱼、夸克等创新业务[53][55] - 马云多次现身阿里园区和会议,释放拥抱AI信号[55][57] 文化价值观反思 - 原价值观"客户第一"演变为"老板第一",团队合作被内部竞争取代[29] - 战略频繁变动导致短期主义,诚信文化受到数据造假冲击[31][32] - 离职员工建议修复价值观、重整HR体系、改革管理制度[37][43] - 马云回应内部长文认可反思,表达变革决心[47][57]
离职员工发万字长文痛批阿里,马云回应: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