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化系统思维,推动构建多维协同生态治理体系
中国环境报·2025-06-13 11:12

生态治理体系转型 - 传统单要素治理模式难以应对系统性挑战 需构建主体联动、空间统筹、工具集成的多维协同治理体系 [1] - 治理范式需从碎片化管控向系统性治理跃升 这是破解生态治理困境的必然选择 [1]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 政府层面强化刚性约束与战略引领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智能监管平台 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实施全天候监测 [2] - 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将生态保护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2] - 市场层面制定企业ESG信息强制披露规则 要求上市公司及重点排污企业公开环境绩效数据 [2] - 推广"生态银行"模式 整合零散生态资源形成可交易资产包 建立绿色金融激励机制 [2] - 社会层面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降低诉讼门槛 推行公众生态监督积分制度 [3] 跨区域协同治理网络 - 流域治理需统筹上下游工程 构建数字孪生平台整合多源数据 推行联合河长制 [4] - 跨境协作建立联合监测预警机制 共享水质气象数据 联合开展灾害预警 [4] - 依托"一带一路"平台开展生态政策对话与技术交流 提升区域治理能力 [4] 治理支撑体系建设 -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跨区域补偿标准体系 推动生态保护领域立法 [5] - 构建智慧生态治理体系 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建立环境大数据平台 [5] - 推广环境DNA生物监测技术 快速识别物种分布与生态健康状况 [5] - 完善碳汇水权绿证等交易市场机制 创新EOD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6] - 推行生态产品认证制度 提升绿色产品附加值反哺生态保护 [6] 系统治理新格局 - 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主体深度耦合 形成同向运转的治理引擎 [7] - 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 运用科技手段编织治理网络 [7] - 制度技术市场三工具相互支撑 形成治理合力推动现代化跨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