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总师一席谈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自主创新铸就核电“国家名片”
"华龙一号"技术成就 - 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累计供电超370亿度 [1] - 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达41台,成为全球三代核电技术中规模最大 [1] - 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8%,拥有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软件著作权,实现技术完全自主 [3] 技术性能与国际竞争力 - 抗震标准达0.3g(可抵御9度以上地震烈度),显著高于国际同类技术 [2] - 已与巴基斯坦、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意向,成为国际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5] - 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实现技术输出,标志着"中国标准"走向国际 [5] 批量化建设与技术迭代 - 漳州核电1号机组2024年投入商运,标志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 - 后续机型优化方向包括:设计寿期从60年提升至80年、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少人值守、减少核废物量 [9] - 国家每年核准超10台核电机组,"华龙一号"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 [9] 核电技术谱系扩展 - 从秦山一期30万千瓦机组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实现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型商业堆突破 [10]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完成外穹顶吊装,作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可通过国际安全审查,计划2024年底装料 [12] - 超安微堆研发中,具备高度安全性和移动部署能力,拓展核电应用场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