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核电(601985)
icon
搜索文档
公用事业行业跟踪周报:推荐建投能源等火电低估价值+充电桩光伏出海投资机会-20251020
东吴证券· 2025-10-20 1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聚焦于火电板块的低估配置价值以及充电桩、光伏等资产的出海投资机会 [1][4] - 建投能源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凸显火电低位配置价值 [4] - 国家发改委发布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的目标,为充电桩基础设施及行业出海带来投资机会 [4] - 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及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推动绿电直连、绿证交易等发展 [4] 行情回顾 - 本周(2025/10/13-2025/10/17)SW公用事业指数下降0.69%,跑赢创业板 [9] - 细分板块中,水电板块表现最佳,上涨1.69%,光伏发电板块跌幅最大,下跌5.09% [9] - 个股方面,建投能源周度涨幅达16.7%,月度涨幅达27.6%,位列涨幅前列 [9][13] 电力板块跟踪 用电量 - 2025年1-7月全社会用电量5.8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4][14]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增长7.8%,第二产业增长2.8%,城乡居民用电增长4.1% [4][14] 发电量 - 2025年1-7月累计发电量5.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4][22] - 分电源看,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3%,水电下降4.5%,核电增长10.8%,风电增长10.4%,光伏增长22.7% [4][22] 电价 - 2025年8月电网代购电价(算术平均数)为388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环比上升1.3% [4][39] 火电 - 截至2025/10/17,动力煤秦皇岛港5500卡平仓价为748元/吨,周环比上升39元/吨,同比下降10.95% [4][44][45] - 2025年上半年火电新增装机容量2578万千瓦,同比增长41.3% [4][47] 水电 - 截至2025/10/17,三峡水库站水位170.55米,蓄水水位正常;入库流量160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48.15%;出库流量146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102.78% [4][53] - 2025年上半年水电新增装机容量393万千瓦,同比下降21.2% [4][59] 核电 - 2024年核电行业核准11台机组,2019年至2024年累计核准46台,行业呈现“安全积极有序发展”趋势 [4][69][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核电累计装机容量0.61亿千瓦,同比增长4.9% [4][73] 绿电(风电、光伏) - 2025年1-6月,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99%;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1221万千瓦,同比增长107% [4][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风电累计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3%;光伏累计装机容量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 [4][78]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推荐关注京津冀区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建投能源、京能电力、大唐发电 [4] - 充电桩设备领域建议关注特锐德、盛弘股份 [4] - 光伏资产、充电桩资产价值重估机会,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朗新集团 [4] - 绿电板块建议关注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三峡能源、龙净环保 [4] - 水电板块重点推荐长江电力,核电板块重点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建议关注中广核电力H [4]
所有风电场和新核电机组增值税退税削减;对龙源电力和中广核电力持谨慎态度-China Electric Utilities-VAT Rebate Cuts for All Wind Farms & New Nuclear Units; Cautious on Longgyuan & CGN Power
2025-10-20 09:19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电力公用事业 特别是风电和核电行业[1] * 涉及公司:风电运营商龙源电力(China Longyuan Power Group)[1][3] 核电运营商中国广核电力(CGN Power)[1][7] 和中国核电(China National Nuclear Power, CNNP)[7][12] 核心政策变动与影响 * 核心政策:中国财政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 取消所有陆上风电场(包括现有和新建)50%的增值税退税[1][2] 海上风电的退税将于2028年1月1日取消[2] * 核电政策:仅影响2025年10月31日之后新增的核电机组 此前已投运或已获批但未商运的机组不受影响或享受过渡政策[1][2][7] * 对风电运营商的影响:政策变动预计将使龙源电力的净利润降低超过5%[1][6] 对一个100兆瓦的现有陆上风电场 其全投资回报率可能从6.4%降低0.63个百分点至5.77%[3] * 对核电运营商的影响:对现有业务无近期影响 对新机组 根据CNNP估算 增值税退税取消将在其运营的第6-10年每年降低净利润约2000万元人民币 在第11-15年每年降低约5000万元人民币 但运营前5年因建设期积累的可抵扣进项税而不影响盈利[1][7] 公司财务预测与评级 * 龙源电力:评级为中性(Neutral) 目标价7.00港元 基于DCF模型(WACC 7.6%)预计2025年市盈率9.2倍 市净率0.7倍[10] 预计2025年(包括第三季度)净利润将同比下滑[1] * 中国广核电力:评级为卖出(Sell) 目标价2.60港元 基于DCF模型(WACC 7.0%)预计2025年市盈率13.4倍 市净率0.9倍[8] 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同比下滑[1] * 中国核电:目标价11.00元人民币 基于DCF模型(WACC 6.7%)预计2025年市盈率21.8倍 市净率2.0倍[12] 关键风险因素 * 龙源电力:风电场利用小时数因天气条件不可预测而大幅波动 产能增减超出预期 上网电价削减幅度超出预期[11] * 中国广核电力:电厂利用率高于预期 新项目投运日期早于预计 高电力需求下市场竞价导致上网电价高于预期[9] * 中国核电:利用率低于预期 电价低于预期 利率上调[13] 其他重要信息 * 政策背景:增值税退税削减涉及七个行业 包括风电、核电、金融租赁、飞机维修、钻石、新型墙材和煤层气开采[2] * 研究依据:对龙源电力的影响评估已与公司及中国风能协会进行沟通 具体财务影响仍在评估中[3][6] * 法律披露:花旗与所覆盖公司(如龙源电力)存在投资银行业务等商业关系[21][22][23]
中国核电20251019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国核电行业及中国核电公司[1] * 陆上风电行业[2] 核心观点和论据 增值税返还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 * 现有在运的26台核电机组增值税返还政策不变,仍按2008年文件执行,即前五年返还75%、第二个五年返还70%、第三个五年返还55%[2] * 2025年10月31日前已核准但未投运的19台在建机组,增值税返还政策调整为十年内返还50%[2] * 2025年10月31日后核准的新机组将不再享受任何增值税返还[4] * 陆上风电取消增值税返还[2] 政策调整对公司财务和项目的影响 * 政策调整对中国核电十四五期间(到2025年底)的利润没有影响[4] * 政策对十五五期间(到2030年底)预计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真正可能产生影响的是十六五及以后的时期[4] * 漳州2号机组预计无法在2025年10月31日前投入商运,预计在今年年底左右投入商运[6] * 新政对华龙1号收益率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显著降低其经济性[6] * 陆上风电取消增值税返还预计每年对公司利润总额影响约7,500万元,对归母净利润影响约3,000至4,000万元[2][8] * 对于2025年10月31日后核准的新机组,每台机组每年的归母净利润影响约为2000万元,此测算基于公司实际持股比例51%的假设[7][11] * 单台投资200亿元的大型核电项目大概会产生十几个亿的进项税余额,目前进项抵扣没有明确期限[8] 公司的应对措施与发展策略 * 公司采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等措施降本增效[3][9] * 公司通过利率置换、高利率贷款转低利率贷款等方式节省财务费用[9] * 公司进行厂用电率改造和功率提升等挖潜措施[9] * 公司联合其他核电集团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更多支持,如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证管理[9] * 公司不会通过压低上游设备供应商的价格来应对增值税退税取消的影响,旨在保持良性合作和行业长远发展[10] * 公司增值税返还按深交所规定及时足额到账,每季度结算,未及时到账将按收付实现制处理,保证了财务处理的规范性[2][6] 其他重要内容 在建机组投运计划 * 2025年将有一台机组投运,2026年两台,2027年为高峰期有五台机组投运,2028年预计两到三台[7] * 新投产机组在投产后的5至6年内不会产生增值税,也不会有增值税返还,例如2027年投产的机组将在2032年至2033年左右开始交纳增值税并产生返还[7] 政策出台背景与沟通情况 * 财政部就增税返还政策调整曾与几家核电集团进行过非正式吹风,但没有明确具体方式和时间,本次政策公告对公司来说也比较突然[7] * 公司与其他核电集团向部委报告了核电对核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清洁、低碳、稳定的优质能源属性[7] 其他业务预期 * 对于明年的沿海在运机组特别是江浙地区机组的电价,目前尚无具体数据,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和相关政策变化进行调整[10]
秋汛改善来水,火电业绩向上,风格切换重视电力配置
国盛证券· 2025-10-19 17: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火电第三季度业绩持续向好,煤价反弹有助于提升“稳电价”预期,水电受益于秋汛来水改善,叠加市场风格切换,具备配置价值 [5][14] - 风电、核电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海上风电优势凸显 [5][13][14] - 储能政策频出,容量补偿机制尚有完善空间,调节性电源价值凸显,建议关注火电板块及火电灵活性改造龙头,同时布局低估绿电板块 [5]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上证指数报收3,839.76点,下降1.47%,沪深300指数报收4,514.23点,下降2.22% [1][63] - 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3,111.48点,下降0.43%,跑赢沪深300指数1.79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中位列第6 [1][63] - 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超半数股价下降 [1][63] - 个股方面,涨幅前五为:建投能源(16.71%)、穗恒运A(10.74%)、赣能股份(5.94%)、京能电力(5.48%)、国投电力(4.33%)[67] 行业细分领域观点 火电 - 第三季度港口煤价均价为673元/吨,同比下跌180元/吨,叠加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推动火电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向好 [14] - 建投能源发布公告,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增232% [14] - 当前寒潮来袭,港口煤价反弹至739元/吨,国资委强调稳电价、稳煤价,煤价反弹有助于稳定对2026年长协电价的预期 [14] 水电 - 秋汛期间强降水过程多、累计雨量大,10月17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提升48.15%,出库流量同比提升102.78% [14][38] - 来水改善有望带动水电基本面反转,叠加市场风格切换,凸显其配置价值 [5][14] 绿电与碳市场 - 硅料价格持平于51元/千克,主流硅片价格持平于1.48元/片 [50] - 全国碳市场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交易价格较上周下降10.34%,周成交量为303.61万吨,周成交额为1.43亿元,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2.21元/吨 [57]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7.41亿吨,累计成交额为504.80亿元 [57] 税收政策调整 - 风电: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陆上风电后续不再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 [3][13] - 核电:对2025年10月31日前已核准但尚未正式商业投产的机组,自正式商业投产次月起10个年度内,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退税比例为已入库税款的50%;2025年11月1日后核准的机组不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4][13]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火电板块:华能国际(A+H)、华电国际(A+H)、皖能电力、浙能电力、建投能源 [5] - 建议关注火电灵活性改造龙头:青达环保、华光环能 [5] - 推荐布局低估绿电板块,优先关注低估港股绿电及风电运营商,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龙源电力、中闽能源、吉电股份等 [5][8] - 把握水核防御属性,建议关注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核电板块建议关注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 [5][8] 行业资讯摘要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办法》,强调市场化手段优先,必要时实施应急调度 [70] - 中国和冰岛发布联合声明,将加强地热和绿色转型合作 [71]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电力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71] - 国家发改委就《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72]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72] - 我国与全球超140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推动聚变能发展 [73]
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连绵秋雨影响煤炭生产,华西秋汛电量同比高增
国金证券· 2025-10-19 16:41
核心观点 - 报告对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维持“买入”评级,核心逻辑在于电力供需偏紧格局下,火电板块受益于煤价上涨、冷冬预期带来的电量增长以及容量电价机制托底;水电板块虽电价承压但来水丰沛;新能源运营商业绩稳健;煤炭板块在供应受限与需求释放下拐点向上 [1][6] 行情回顾 - 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市场表现分化,上证综指下跌1.47%,创业板指下跌5.71% [1][12] - 煤炭板块领涨,涨幅达5.66%;公用事业板块微涨0.05%;环保板块下跌0.97%;碳中和板块下跌3.14% [1][12] - 公用事业子板块中,核力发电(+1.91%)和水力发电(+1.80%)表现较好;其他能源发电(-14.96%)和光伏发电(-4.41%)跌幅居前 [12] - 环保子板块中,固废治理上涨0.99%;大气治理下跌5.08%,跌幅最大 [12] 行业景气度分析 - **火电**:景气度下行趋缓。煤价因主产地秋雨、安全环保监察等因素供应受限,国庆节后加速上涨;电量方面,NOAA预测10-12月拉尼娜发生概率高达71%,冷冬预期叠加低基数,未来3个月电量增速偏乐观;电价因长协锁定和容量电价机制有望维持稳定 [6][31][33] - **水电**:景气度下行趋缓。25年中长期交易电价同比下降带来收入压力;新机组关注大渡河流域硬梁包水电站投产;来水方面,华西秋雨致长江上游来水集中,9月三峡、溪洛渡入库流量同比大幅增长80%+,10月1-8日长江干流六座水电站累计发电约103亿千瓦时,创历史同期新高 [6][33] - **绿电运营**:景气度稳健向上。8月多家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到账改善现金流;6月以来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利于弃电率和电价企稳,预计未来3-6个月业绩稳中有增 [33] - **风电**:至8月25日年内累计新增装机57.8GW,利用小时数1348h弱于去年;9月多数市场风电捕获价上涨,预计后续价格趋稳 [34] - **光伏**:至8月25日年内累计新增装机230.61GW,装机增速明显放缓;利用小时数785h,弃电率上升;9月所有市场光伏捕获价均下降,预计后续价格继续下行 [34] - **核电**:景气度底部企稳。长协电价下降带来利润压力,但1-8月电量维持高增,后续关注漳州2号机组投运;广东月度电价企稳,天然铀成本预计持平 [35] - **煤炭**:景气度拐点向上。供应受秋雨及政策约束,需求端电厂日耗不减反增,北方供暖开启释放冬储需求,港口库存去化 [36] 行业数据跟踪 - **煤炭价格**:国内煤价普遍上涨,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报759.93元/吨,环比涨3.02%;秦皇岛动力煤平仓价报740.00元/吨,环比涨4.82%;北方港煤炭库存2497万吨,环比涨8.78% [37] - **天然气价格**:ICE英国天然气价周环比下跌1.74%;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价周环比下跌15.61%;欧洲TTF天然气价周环比上涨0.42%;国内LNG到岸价周环比上涨0.21% [49] - **碳市场**: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报价52.21元/吨,环比下跌10.34%;北京市场周成交量最高,为160,484吨,平均成交价108.74元/吨 [56] 行业要闻 - 魏桥集团自备电厂于10月15日正式并入国家电网,结束二十余年“孤网”运行历史,被视为在“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 [6][59] - 甘肃电投常乐电厂6号机组于10月16日投产,标志其6台10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总装机达600万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总投资205亿元,年发电量可达330亿千瓦时 [6][59]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节能降碳、煤炭清洁替代等项目,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被列入示范,多数项目支持比例为核定总投资的20% [6][60]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建议关注资产布局于电力供需偏紧、竞争格局较好地区的火电企业,如皖能电力、华电国际 [4][65] - **水电板块**:建议关注龙头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 [4][65] - **核电板块**:建议关注龙头企业中国核电 [4][65] - **新能源发电**:建议关注风电龙头运营商龙源电力(H) [4][65] - **环保板块**:建议关注城市综合运营管理服务商龙头企业玉禾田 [65]
“华龙”腾飞铸就大国重器
经济日报· 2025-10-19 06:13
技术自主创新 -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于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 - 技术研发基于30余年经验,汇集177堆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等多项重大技术改进 [3] - 建立了由2044项国内国际标准组成的完整标准体系,以及700多项国内专利、65项国际专利和125项软件著作权构成的完整知识产权体系 [3] - 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核心装备实现自主化,国内首堆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88% [4] 项目运营与建设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已连续安全运行超1000天,示范工程两台机组累计发电近650亿千瓦时 [5] - 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达41台,已成为全球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型号 [1] - 漳州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机组,是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6] - 项目带动上下游约6000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供应体系 [4] 国际市场拓展 - “华龙一号”已与巴基斯坦、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意向,是国际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7] - 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816万吨 [7] - 海外首堆K2、K3机组成功建成并网发电,填补了巴基斯坦近三分之一的电力缺口 [7] - 中核集团与14家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共同完成179项关键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 [8] 产业链与人才发展 - 国内75家高校、科研机构、设备制造厂共同参与技术研发,5400多家设备厂商承担了6万多台套设备的制造任务 [8] - 形成了超10万人的核电相关技术人才队伍 [6] - 项目涉及165公里管道、2200公里电缆铺设,以及上千人的研发设计团队和近20万人的项目建设参与 [8]
全球首个!这款“核能充电宝”,刷新进度条
南方都市报· 2025-10-18 19:09
项目核心特点 - 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5] - 体积小巧,直径仅30米,机组大小仅为传统商业反应堆的十分之一,发电功率为12.5万千瓦 [7] - 采用一体化设计、模块化建造,将蒸汽发生器安装在压力容器内部,去除了主管道,实现紧凑结构 [7][8] 技术优势与设计创新 - 设计理念类似于“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主机、键盘等集中一体化,区别于“台式电脑”般的传统大堆 [7] - 模块化建造使其能够像搭积木一样运至现场直接吊装,实现“即插即用”,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大大缩短工期 [8] - 该设计并非简单地将大型核电小型化,而是采用了与大型压水堆分散布置不同的创新方案 [7] 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 具备小巧、灵活、安全、靠近用户的优势,被称为核能领域的“移动充电宝”或“海上充电桩” [10] - 适用于多种能源供应场景,除发电外,还可满足城市供热、海水淡化、工业供汽、石油开采等需求 [10] - 可部署于内陆地区、海岛、矿区、海上油气钻井平台等,特别适合土地资源宝贵的沿海发达地区 [10][12] 项目进展与未来规划 - 2016年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2021年在海南昌江正式开工建设,为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压水堆 [13] - 2025年10月16日全球首堆冷态性能试验成功,验证了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在高压下的性能,为后续装料及商运奠定基础 [15] - 计划于2026年并网发电,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0亿度,可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15] 环保效益与社会价值 - 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发电具有安全友好、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优势 [15] - 每台机组每年发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50万棵 [15]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复旦团队造出可告别铅污染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7.7%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0-17 11:24
智能光子与成像技术 - 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拍光谱成像芯片“玉衡”由清华大学团队研制成功,标志着智能光子技术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达到新高度 [2] -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 [2] 机器人技术与评估标准 - 全球首个大规模多任务真实物理环境机器人操作基准测试RoboChallenge发布,为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在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提供可靠评估标准 [2] - RoboChallenge由Dexmal原力灵机联合Hugging Face共同发起,能够克服真实环境下的性能验证等挑战 [2] 新材料与人造肌肉 - 韩国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型人造肌肉,可在“柔软灵活”和“坚硬有力”状态间自由切换,其能量输出远超人类肌肉 [4][5] - 该创新型肌肉可举起相当于自身重量四千倍的物体,有望推动软体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医疗辅助技术发展 [4][5] 新能源技术与电池 - 复旦大学团队研发出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全生命周期无害,并突破了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效率达17.7% [5] - 相关成果以加速预览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 [5] 核能技术与小型堆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态性能试验圆满完成,为后续反应堆装料及商运奠定基础 [5]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0亿度,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5] - 该小型堆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750万棵 [5]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在昌江冷试成功
海南日报· 2025-10-17 11:07
项目进展 -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在海南昌江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 - 冷态功能试验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体检”,验证了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在高压下的性能,表明机组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 [2] - 此次成功为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商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技术与行业意义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是核电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2]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称赞该工程“为全球小堆发展树立了标杆” [2] - 此次成功彰显了公司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 [2] - 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的先发优势、形成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背景与效益 - “玲龙一号”于2021年7月13日在海南核电开工建设 [3] - 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可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3] -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750万棵 [3] - 项目将以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和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 [3] - 项目将以先进反应堆技术的示范效应,推动世界核能的发展 [3]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
证券时报· 2025-10-16 16:44
项目进展 - 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冷态性能试验圆满完成 为后续反应堆装料及商运奠定坚实基础 [1] - 冷态功能试验是核电厂大型综合专项调试试验 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体检 确保后续安全稳定运行 [3] -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热态性能试验 临界试验等试验工作 [5] 项目意义与规格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 位于海南昌江 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 [3] - 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 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5] - 项目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 相当于一年植树750万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