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对话|丹麓资本许谦:创投是“导航仪”,不仅是简单的“钱袋子”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3 13:53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行业通过大额License-out交易不断证明自身研发实力,但一级市场投融资仍处于低谷期 [1] - 行业呈现明显分化:具备临床数据、全球视野和融资能力的头部企业逐渐突围,多数企业仍面临生存与发展挑战 [1] - 2021年是创新药一级市场投融资高点,后续三年金额明显下降,2024年二级市场反弹但一级市场资金回流缓慢 [6] - 2023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达519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7] 创投在创新药生态中的角色 - 市场化创投是创新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当点火器、助推器和导航仪 [2] - 创投机构通过丰富经验帮助企业在股权架构、团队搭配、融资节奏及上市路径上规避风险、少走弯路 [3] - 近年来国资LP主导一级市场,市场化资金占比下降,对创投机构的市场导向产生一定影响 [4] 创新药行业资本化路径 - 当前主要退出路径包括港股上市、License-out交易和NewCo模式,港交所可能发展为创新药行业的"纳斯达克"市场 [8] - License-out不应被视为"卖青苗",而是验证价值和实现现金流的重要方式,NewCo模式项目逐渐增多 [9] - 典型案例:三生制药与辉瑞交易包含12.5亿美元首付款、最多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两位数百分比销售分成,辉瑞同时1亿美元战略入股 [7] 行业未来展望 - 恒生生物医药指数2024年初以来上涨超30%,二级市场触底回升,一级市场回暖仍需观察 [7] -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可通过License-out或NewCo获得发展,核心团队持续创新能力是行业长期动能 [9] - 创新药行业经历十年发展后,政策、资本与市场节奏变化推动结构调整,创投机构需保持适应力和判断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