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1] - 基地地处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是"疆电入渝"工程的配套电源项目,采用"风光火热储一体化"模式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外送 [1] - 基地总投资547亿元,由华润集团、中国华电联合开发建设,计划2025年12月实现除光热外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4][7] 装机规模与技术亮点 - 基地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包括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套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 [5] - 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1.8%,远超"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50%的要求 [6] - 采用多项世界首创技术:全球最大双曲线钢结构间冷塔、世界首批10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纯燃新疆高碱煤锅炉、世界首个200兆瓦级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等 [5] 资源与区位优势 - 哈密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12.5%),风区面积5.16万平方公里(占全疆66.3%),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具备同时发展清洁能源和煤电的独特优势 [3] - 项目建成后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可满足重庆2025年预计用电量1620亿千瓦时的近四分之一需求 [4] 环保与经济效应 - 项目采用超低排放技术,污染物浓度优于燃气机组标准,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 [6] - 建设期间带动就业2.3万人次,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沙戈荒"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7] - 项目将推动新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增强跨区域能源互济能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民生就业 [8]
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中国能源网·2025-06-13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