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解决AI等新兴产业“测不准”?制造业计量首个政策文件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3 18:58

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政策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制修订300项以上行业计量校准规范,研制100台套以上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推动建设10家以上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 [1][2] - 到2030年,制造业计量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重要领域计量综合实力大幅增强,有力支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 当前制造业计量存在"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测不快"等难题,制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1] 发展目标 - 2027年目标聚焦解决基础短板问题,突破校准技术、制定行业规范、研制核心计量器具,构建制造体系标准化底座 [2] - 2030年目标转向系统能力升级,强调技术服务网络覆盖和创新效能提升,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2] - 到2035年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5] 重点任务 强化计量有效供给 - 突破计量关键共性技术,在量子、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创新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方法 [3] - 加速高端计量器具研发,加强标准物质开发,完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 [3] - 培育优质仪器仪表企业,打造计量专业人才队伍 [3] 深化计量应用赋能 - 创新计量服务模式,支持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一站式"服务 [3] - 强化计量检定服务,建设计量技术服务机构,健全先进计量服务体系 [3] - 解决计量服务模式单一、高水平计量机构缺乏、先进服务体系不够高效等问题 [3] 推进计量创新升级 - 健全先进的计量管理,推动计量高端化发展,促进计量智能化转型,推进计量绿色化升级 [4] - 建设重点产业链计量和标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计量资源的网络化连接,推动计量数据共享 [4] - 计量创新资源协同平台建设可打通计量技术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最后一公里",激活整个计量创新链条 [4][5] 当前进展与挑战 - 我国已建成国家计量基准装置208项,过去一年新建8项国家计量基准装置 [1] - 制造业计量存在计量有效供给不足、计量应用赋能不充分、计量创新升级较慢等短板弱项 [1] - 计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仍面临计量管理理念较落后、计量转型升级不够高效等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