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强芯”进行时: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提速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3 19:14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中国在中低端芯片上有机会,通过数学补物理、群计算补单芯片等方式达到实用状况 [1] -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能力逐步提升,从美国进口集成电路比例从2019年4.4%降至2023年2.4% [1] - 广东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已形成粤芯、增芯、芯粤能等一批重点企业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的优势 [1] 广东芯片产业布局 - 广东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占全国40%左右,大湾区去年消耗全国进口芯片的一半以上 [3] - 2020年广东发布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见,提出优化设计、重点发展制造、积极发展封测设备及材料 [4] - 广东集成电路产量2025年同比增长21%,2024年产业营收达3604.16亿元,其中制造领域营收同比涨幅达101.58% [7] 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广东计划到2025年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年营收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超22% [8] - 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终端应用市场爆发将持续拉动大湾区芯片需求 [2][8] - 广东面临碳化硅等高端器件仍受制于国外的问题,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已超1亿元但尚未突破 [10] 产业链协同发展 - 粤芯半导体填补了珠三角芯片制造空白,与广汽等整机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闭环 [6] - 广东将支持终端应用龙头企业带动芯片设计、原材料、设备等上下游协同发展 [11] - 大湾区应发挥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需求理解和产品定义上的优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