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年期大额存单为何逐渐消失?业内人士:银行息差压力下转向主推国债、保险业务
搜狐财经·2025-06-13 19:47

银行业大额存单利率调整 -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及部分城商行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最长期限缩短至2年期,利率降至1.2%-1.4%,与普通定存利差几近消失或等同 [1] - 国有大行APP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已无五年期大额存单,工商银行仅提供3年期产品利率1.55%,建设银行仍有3年期产品在售 [2] - 济南工商银行3年期100万大额存单已售罄,3年期20万起存产品仍有额度,利率1.55%,2年期和1年期利率1.2% [4][5] - 招商银行APP显示大额存单最高可选2年期,20万起存1.4%年利率,与1年期利率相同 [5][6] 存款搬家现象 -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固收类产品占比97%成为资金主要承接方 [8] - 三年期国债利率1.63%,五年期1.7%,需每月10号抢购,保险产品五年期年化单利2.2%-2.31%成为替代选择 [8][9] - 年轻投资者采用"新三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配置模式引领财富管理市场变革 [8] 息差压力与负债端改革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较2024年末下降9个基点,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51% [10] - 贷款端利率持续下行,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加剧,高息负债占比过高导致息差收窄 [10] - 银行通过调降或停售长期大额存单产品可降低负债成本数十个基点,缓解息差压力 [10] - 一年期和两年期普通定期存款或成主流,大银行2年期利率1.2%-1.4%,1年期1.1%-1.3%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