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行业表现 - 创新药概念股在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强劲,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年内涨超25%,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 [2] - 冠昊生物作为创新药概念公司,2025年5月13日至6月12日累计上涨28.56%,股价最高达18.38元,6月3日单日涨幅19.97% [2] - 冠昊生物股价随后回落,6月4日下跌8.87%,6月12日报收16.97元,较6月3日高点下跌约2.3% [3] 冠昊生物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8.74%,在创新药公司中排名第60位,而行业头部公司如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分别达82.12%、69.26% [6][7]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仅9.58%,排名第50位,远低于海创药业-U(47441.25%)、首药控股-U(5395.23%)等公司 [7][8] - 研发费用连续三年缩水,2022-2024年分别为5051.77万元、4450.39万元、3616.50万元,累计降幅28.4% [8] - 研发人员规模减少,2022年70人(占比12%),2024年66人(占比12.45%),团队薪酬总额降幅达33.1% [9] 冠昊生物在研项目与产品表现 - 在研项目进展缓慢:人工肝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本维莫德新适应症特应性皮炎推进Ⅲ期临床但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25.1%,干细胞外泌体技术无商业化产品 [9] - 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速放缓,2023年新增7项,2024年仅新增2项 [9] - 核心产品本维莫德乳膏2024年收入3701万元,同比下滑25.1%,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收入同比减少14.7%,B型硬脑(脊)膜补片收入增长21.5% [13] 行业竞争与公司经营 - 竞争对手正海生物的"海昱"活性生物骨已进入销售阶段,迈普医疗推出可吸收止血纱等新产品形成全流程解决方案 [10] - 公司营业收入波动较大,2022年3.77亿元,2023年4.04亿元,2024年回落至3.77亿元(同比减少6.6%),主要受集采政策影响 [12]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亏损3亿元,2023年盈利3100万元,2024年降至2742万元(同比减少11.57%) [13]
创新药概念爆炒下的隐忧:冠昊生物研发费用三年缩水28%,在研项目卡关|创新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