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588 家上市公司绘就“硬科技”图鉴,多家企业年度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华夏时报·2025-06-13 22:06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自2019年6月13日开板以来坚守"硬科技"定位,截至2025年6月13日上市公司达588家,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1] - 科创板在IPO和并购重组领域持续深化改革,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并优化并购重组政策 [6] - 制度创新方面,科创板通过注册制试点、市场化定价、差异化监管等五大关键领域突破,经验已复制至创业板和北交所 [3]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科创板整体营收分别为13489.92亿元、14204.62亿元和14260.71亿元,呈现稳健上升趋势 [2] - 头部企业表现突出:晶科能源2023年营收达1186.82亿元(2022年826.76亿元),天合光能2023年营收1133.92亿元(2022年850.52亿元) [2] - 其他领军企业包括传音控股(2024年营收687.15亿元)、中芯国际(2024年577.96亿元)和阿特斯(2024年461.65亿元) [2][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2-2024年科创板整体研发投入分别为1373.97亿元、1581.52亿元和1679.89亿元,呈持续增长态势 [1][4] - 2024年研发费用超1亿元企业达315家,其中28家超10亿元,百济神州以141.40亿元研发费用居首(2022年111.52亿元) [4] - 制度设计上允许研发支出资本化、股权激励不计入管理费用,并通过再融资简易程序支持持续研发 [5] 未来发展方向 - 将从制度创新、国际化布局、产业链协同和监管科技化四大维度深化改革,建议纳入国家"揭榜挂帅"项目配套融资平台 [7] - 产品创新方面计划推出科创ETF、REITs等衍生品,生态建设拟设立"科创板创新基金"支持早期项目孵化 [7] - 持续引导社会资本向硬科技前沿领域汇聚,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