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新世代」云知声上市马拉松:语音识别“老兵”赶晚集,AI江湖已变能否打动资本
华夏时报·2025-06-13 22:13

上市历程与市场背景 - 云知声历经五年坎坷终于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成为继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后第三家成功上市的AI公司[2] - 2020年AI上市潮中5家申请科创板的企业仅2家成功,依图科技2021年终止IPO,旷视科技耗时三年多后于2023年11月终止[2] - 公司2020年11月首次申请科创板上市,3个月后主动撤回,2023年6月转战港交所并耗时两年通过聆讯[3] - 港股对AI创业公司更具吸引力:商汤集团2021年成功上市,云天励飞2024年4月宣布筹备H股上市[4]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路线 - 云知声属于第一代AI创业公司,以语音识别切入市场,区别于"CV四小龙"的计算机视觉路线[5] - 2022年底生成式AI兴起后行业格局重塑,新兴"AI六小虎"(如DeepSeek)抢占市场关注度[5] - 公司2019年推出UniCore模型,2023年升级为600亿参数的山海大模型,转型大模型技术路线[6] - 第一代AI上市公司股价普遍大幅下跌:云从科技较峰值跌71%,云天励飞跌63%,商汤集团跌85%[5] 市场规模与财务表现 - 中国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05亿元增至2030年1496亿元(CAGR 55.7%)[7] - 医疗AI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9亿元增至2030年1465亿元(CAGR 56.6%)[7] - 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但亏损扩大:2022-2024年收入6亿/7.27亿/9.39亿元,亏损3.75亿/3.76亿/4.54亿元[8] - 行业普遍亏损:云从科技2024年亏7亿,云天励飞亏5.8亿,商汤集团亏43亿[8] 战略挑战与行业趋势 - 第一代AI企业面临转型困境:原有赛道增长受限,转型生成式AI需跨越技术代际风险[8] - 行业进入以大模型/多模态为主导的第二波浪潮,但竞争格局未定,终局存在不确定性[9] - 港股上市优势在于审批程序更友好,且可获取国际资本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