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于2025年6月12日至15日在长沙举办,主题为"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旨在促进中非发展战略对接并应对全球经贸不确定性 [1] - 博览会吸引53个非洲国家、11个国际组织、27个中国省区市及近4700家中非企业参与,规模创历史新高 [1] - 作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首个大型经贸活动,博览会在推动中非务实合作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1] 博览会核心特点 - 专业性:组织20余场经贸活动,覆盖基础设施、纺织服装、绿色矿产等领域,配套智慧矿山、工程机械等专业展览及CEO对话、青年创新创业对话 [1] - 非洲特色:首次设立中非合作品牌展、非洲好物展等,集中展示纳米比亚辣椒酱等800多个非洲产品,20多国搭建展位并举办文化产业对接、电影周等活动 [2] - 产业导向:举办职业教育、杂交水稻等经验交流会,发布非洲知识问答系统,从展区设置到项目对接均体现差异化服务 [2] 经贸合作深化路径 - 文化赋能:通过红色文化、农业创新等案例打造中非经贸博览会文化IP,强化"袁隆平""乡村振兴"等故事的国际传播 [2] - 数字化升级:建设全周期展会数据库,运用AI技术实现会前匹配、会中服务、会后履约跟踪,系统性累积参展商数据与市场反馈 [3] - 要素整合:探索海外仓、易货贸易等创新模式,重点培育非洲物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应用,发挥"博览会+先行区"协同效应 [3] - 智力支持:搭建国际政商学界平台,形成人才库与政策协同机制,推动经贸合作向更高能级转化 [4] 行业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纺织服装、绿色矿产成为重点合作方向,配套专业展览展示技术设备 [1] - 农业领域聚焦杂交水稻技术交流,医疗领域开展热带病防治经验分享 [2] - 数字技术应用贯穿全流程,包括智慧矿山设备展示和AI大数据匹配系统 [1][3]
把“展会流量”化为“经贸增量”
经济日报·2025-06-15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