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短视频行业现状 - 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92.1%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63%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 [3] - 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新增认证医疗专业创作者1.3万人,累计发布健康科普视频370万条 [3] - 研究分析社交媒体平台15余万个科普短视频,涉及14706个账户,其中22.4%账号粉丝超10万,3.9%超100万 [5] 医生科普内容特点 - 外科内容占比最高达31.4%,公共卫生、护理领域较少 [5] - 主任医师占比41.0%,教授职称占比66.2%,科室主任占比78.9% [5] - 传播形式从单向讲解转向多模态表达,包括医患对话、动作示范、卡通等 [5] - 内容从疾病知识传递转向启发个人健康决策 [5] 热门内容领域 - 肺结节、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流量中心",与肺癌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首位相关 [6] 现存问题 - 内容同质化与模版化,反复聚焦相同病种,缺乏差异化解读 [7] - 中医术语如"风寒入体""气虚"等存在理解壁垒 [7] - 部分账号通过性暗示、猎奇内容博取流量,涉及两性话题、生理敏感词等 [7] - AI技术导致"恐怖谷效应",虚拟形象存在唇形错位,部分账号制造虚假医生身份或血腥病例内容 [8] 发展建议 - 构建"老中青协同、专科全覆盖"的创作矩阵,中医术语应转化为症状描述(如"肺虚燥咳"转译为"干咳、少痰") [9] - 平台需建立健康科普议题管理机制,动态制定《重点疾病科普资源配置清单》,调控过度饱和议题流量 [11] - 建立性健康内容分级审核标准,实施"关键词过滤+画面识别+人工复核"多层机制,惩戒"擦边球"内容 [11] AI技术影响 - AI打破传统健康科普主体格局,引发内容普及与专业权威的冲突,需从行业标准、技术研发、协同治理等维度应对 [10]
对话|流量面前,医疗科普短视频的“热”与“乱”
新浪财经·2025-06-15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