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贷“24%+权益”新玩法兴起,变相加息遭遇大量客诉
第一财经资讯·2025-06-15 13:54

助贷新规实施倒计时,在助贷机构启动年化利率从36%降至24%的合规转型的同时,一种名为"24%+权 益"的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 第一财经调查发现,多家助贷平台通过捆绑"小权益会员"或"大权益增值包",试图在合规框架内变相突 破利率限制。其中大权益费用甚至与借款额度直接挂钩,单次扣费高达上千元。平台多宣称此类设 计"自愿购买、质价相符",但实测显示,部分用户遭遇默认勾选扣费、退费难等问题,相关投诉量已超 5000条。 当监管红线遭遇客诉压力,这场游走于合规边缘的"利率游戏"还能玩多久? "24%+"模式兴起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4月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下称"助贷新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平台服务、增信服务的费用标准或区间,将 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明确综合融资成本区间。这也意味着,助贷行业提供服务的年化 利率被压降至24%以下已是大势所趋。 新规将于10月1日起施行,留给产业链"玩家们"的时间已不到4个月。据业内人士透露,自5月起,多家 助贷机构已紧锣密鼓地启动年化利率从36%降至24%的合规转型工作。 在压降利率的同时,助贷机构也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