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国补”效能渐入佳境?
证券日报·2025-06-16 00:20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 "国补"政策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目前部分地方补贴资金已快速用完 需要中央和地方对新的补贴资金发放进行统筹 [1] - 中央财政资金来自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目前已分两批下达地方1620亿元 剩余1380亿元需统筹安排 [1] - 地方在家电以旧换新 汽车报废更新等领域承担相应补贴资金 东部 中部 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 90% 95% [1] 政策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家具类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 8% 33 5% 26 9%和19 9% 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2] - "国补"资金额度快速消耗意味着消费潜能被激活 消费热度提升 [2] - 智能手表以旧换新补贴420元 手机补贴500元 笔记本电脑补贴近2000元 撬动个人消费支出超过5倍 [3] 消费升级趋势 - 手机市场消费结构优化 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中2000元至6000元的中高端机型占比约76% [3] - 政策推动汽车 家电 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 智能化升级 [3] - 各大品牌数码新品推出及"国补"和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 [4] 政策的经济意义 - "国补"对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发挥"杠杆"作用 [4] -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经济金融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 [4] - 政策带动生产和投资 连接供给和需求 在经济运行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