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修复”不良征信记录?骗局!如对征信记录有异议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和征信服务网点网站提出申请 均是免费
广州日报·2025-06-16 06:20
征信修复骗局调查 - 中介报价消除代偿记录每条收费4000元,消除逾期记录每条收费3000元,声称可通过伪造证据或恶意投诉操作[1] - 社交媒体平台存在大量标注"律师""法务"的账号引流,提供所谓"征信不良记录申诉"服务,实际要求客户提供实名电话卡等敏感信息[2][3] - 中介声称个人申诉难通过,需全权委托其操作,修复周期20-60个工作日,但合同中规避频繁查询征信对客户的不利影响[3][5] 非法操作手段与法律风险 - 中介通过伪造住院证明、服刑证明等文件虚构"不可抗力"逾期理由,金融机构核查发现后将依法报送公安机关[4] - 律师指出伪造材料申诉涉嫌触犯诈骗罪,合同条款存在强制委托违约金等不合理内容[4][5] - 此类行为助长恶意逃废债,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破坏营商环境[5] 监管与银行警示 -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明确征信领域不存在"修复"概念,伪造文件无法通过审核且涉嫌犯罪[6][7] - 诈骗案例包括:冒用身份网络贷款套现骗取近十万元、假扮监管人员要求验资转账等[6] - 正规异议申诉渠道均为免费,可通过金融机构网点或央行征信中心网站申请[7] 征信管理规则 - 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行为终止后5年,还清逾期款项满5年后自动消除[8] - 2025年7月起互联网查询征信免费,但频繁查询可能影响信用评分,尤其短期内多机构查询未获批贷款的情况[9][10] - 银行审批非绝对化,单次小额逾期仍可申请贷款,但超过3次且金额大于1万元将显著增加难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