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升我国公共算力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解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6-16 06:27

算力互联互通定义 - 算力互联互通是在现有互联网体系架构基础上,通过构建统一算力标识、增强异构计算和弹性网络能力等方式,将不同主体、不同架构的公共算力资源标准化互联,形成可查询、可对话、可调用的服务能力 [2] - 实现数据和应用在算力间高效供需匹配、流动互通、迁移计算,促进算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使算力像水、电一样便捷使用 [2] 政策出台背景 -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有关决策部署 [3] - 人工智能发展催生算力互联需求,用户需要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地接入算力资源 [3] - 地方政府推动算力调度平台建设,基础电信运营商提出算力网络和算力并网方案,推进算力互联互通已形成产业发展共识 [3] 发展目标 - 到2026年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 [4] - 到2026年在设施互联方面推广新型高性能传输协议,提升算力节点间网络互联互通水平 [4] - 到2026年在资源互用方面建成国家、区域、行业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实现全国头部算力企业的公共算力资源互联 [4] - 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 [4] 解决产业难题 - 推动构建算力互联互通体系,解决算力资源利用率不高、异地异构协同难、产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 [5] - 通过统一公共算力标识、建设多级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等方式,促进算力供需规模较大地区和行业资源互联匹配 [5] 重点任务部署 - 部署6方面16项重点任务,包括筑牢算力互联基础、优化算力设施互联、促进算力资源互用、创新算力业务互通、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夯实算力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 [6] - 具体包括攻关核心技术、制定标准规范、建立统一算力标识体系、建设多级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提升算网融合能力等任务 [6] 五大行动计划 - 算力互联筑基行动:推动技术攻关,发布算力互联互通技术目录,建立标准体系 [8] - 算力设施互联提速行动:推进算力专网互联互通,提升跨网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 [8] - 算力互联互通平台体系建设行动:建设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展M个区域和N个行业算力互联互通平台试点 [8] - 算力业务互通创新行动:组织开展算力调度接入等新业务,推动多元异构算力业务互通,支持万亿、十万亿规模参数的大模型训练 [8] - 算力互联领航行动: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算力互联网试验网试点,开展"联百业、通万企"活动 [8] 应用场景 - 推动算力互联在算力资源服务、任务调度、市场交易、开源社区运营等新业态场景应用 [9] - 推动算力互联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视联网等企业级场景应用 [9] - 推动算力互联在智能驾驶、云渲染、云电脑、云游戏等消费级场景应用 [9] - 推动算力互联与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创新应用 [9] 保障措施 - 强化任务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0] - 强化资源投入,在政策、资金、人才、资源配套等方面完善支持措施 [10] - 强化企业培育,支持算力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