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企飞行汽车量产进展 - 广汽集团首款量产型飞行汽车GOVY AirCab全球首发亮相,预定价格不超过168万元人民币,计划2026年底开启交付[2] - 广汽采用"短途多旋翼+跨城复合翼"双技术路线,电驱动系统扭矩密度比传统电动汽车提升200%,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支持200公里航程,未来搭载全固态电池后航程有望达400公里[3] - 深蓝汽车CEO宣布长安汽车将在2025年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该产品配备8个悬臂和16个旋翼,最大航程30km,最高飞行速度130km/h[5] -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三季度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收获约5000台订单,飞行体最大航程500公里,售价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5] 技术路线与研发投入 - 广汽自研电驱动系统具备航空级安全冗余设计,计划2025年启动生产线建设[3] - 长安汽车计划未来5年投入超200亿元,10年投入超1000亿元发展飞行汽车,并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攻关整机技术[5] - 小鹏飞行汽车采用陆行体和飞行体分离设计,陆行体是续航超1000公里的增程式汽车,能为飞行体补能6次[5] 政策环境支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8] -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技术[8]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电池技术研发的补贴间接推动飞行汽车发展,因两者动力系统相通[8] 商业化前景预测 - 广汽高域副总经理判断2024-2027年为飞行汽车培育期,2028-2030年进入成长期,2030年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1] - 行业专家认为飞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决策过程比地面车辆更简化,可利用空域资源实现高效路径规划[11] - 飞行汽车短期内难以成为主流出行方式,预计需10-15年时间突破技术、法规和基础设施限制[12] 行业竞争格局 - 广汽、长安、小鹏等车企已公布明确量产时间表,形成飞行汽车量产竞速赛态势[2][5] - 中国一汽集团计划年内首飞红旗"天辇 1 号"飞行汽车,该产品采用分体式设计,航程超200公里[7] - 行业联盟秘书长指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基础使飞行汽车量产成为可能,技术复用可降低成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