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与成果 - 公司作为唯一受邀中国企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展示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1] - 公司通过"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服务输出"模式实现欧洲及东南亚市场突破性拓展[3] - 2024年3月在荷兰建成首个以中国技术为主导的海外缓控释肥工厂 覆盖欧洲和非洲市场[3] - 2024年5月与印度尼西亚最大农资经销公司AgriAKU签署战略协议 开启东南亚市场推广[3] - 在荷兰 德国 西班牙 印尼等地建成多块缓控释肥示范田[3] 技术实力与产业地位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缓控释肥生产基地 年产能超700万吨 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5] - 中国缓控释肥相关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近一半 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5] - 技术输出覆盖亚洲 非洲 南美等50余个国家[5] - 公司拥有全球缓控释肥发明专利158项 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奖[6] - 建有1个研究院 2个重点实验室 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4个海外研发中心(美国 德国 日本 以色列)[6] 创新研发体系 - 2004年起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攻克控释肥机理研究 包膜材料开发等关键技术[6] - 形成"政产学研联合+农化服务+试验示范"产业推广模式[7] - 首创"良种+良肥+良法"种肥同播模式实现规模化应用[7] - 生物基包膜技术符合欧盟2028年生物降解要求 将迎来全新市场空间[7] 未来发展规划 - 分步实施推广战略:优先东南亚 东亚 澳洲 南美市场 欧美日以技术合作为主[8] - 构建"技术+推广+生态"三位一体全球推广网络[8] - 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链条定制技术服务[8] - 全球建设1万亩标杆示范田 开发作物全程营养解决方案[8] - 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合作建设培训基地 提供技术培训支持[8]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十年是化肥行业持续创新和新型肥料高速发展期[4] - 国际化核心目的是实现国际国内研发生产交互联动[4] - 通过全球联合协作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4][9] - 开放合作可整合全球资源加速技术迭代[4]
国际化是场“主动仗”——访金正大集团董事长李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