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巨头布局稳定币支付 - 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正探索在美国发行自有稳定币的可能性,目的是减少每年数十亿美元的传统支付手续费支出[1] - 在线旅游巨头Expedia和其他大型企业包括航空公司也在讨论发行稳定币计划[1] - 这些公司发行稳定币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在与Visa、万事达卡的长期费用争议中获得谈判筹码,甚至完全绕过传统支付网络[1] 稳定币的优势 - 稳定币提供即时结算前景,资金无需像传统信用卡交易那样等待数日才能到账[1] - 可能帮助零售巨头摆脱向银行和支付网络缴纳高额处理费的困境[1] - 全美便利店协会指出Visa和万事达卡将银行组织成定价卡特尔,导致商户支付高昂刷卡费用[1] 零售巨头的支付替代方案 - 沃尔玛在银行直付(pay-by-bank)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允许消费者直接从银行账户向商户付款[2] - 沃尔玛游说在GENIUS法案中增加修正案,寻求在信用卡行业引入更多竞争[2] - 亚马逊讨论推出自有代币用于在线购物,即使不发行稳定币也在考虑使用外部稳定币[2] 政策环境与行业联盟 - 特朗普政府放松加密货币监管,推进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2] - 商户支付联盟领导的商业贸易组织与美国立法机构会谈,推动GENIUS法案通过[2] - 稳定币监管框架可能为商户提供替代支付方式,显著降低费用并对传统支付网络形成竞争[2] 传统支付网络的反击 - Visa推出平台帮助银行发行法币支持代币,并与Stripe合作推出稳定币关联信用卡[3] - 万事达卡为商户增加稳定币结算支持[3] - 万事达卡高管表示提供支付选择对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至关重要[3] 其他支付生态参与者 - Shopify允许平台商户接受稳定币支付,服务由Stripe和Coinbase提供支持[4] 消费者接受度挑战 - 分析师指出稳定币的价格和结算时间优势对商户有益但对消费者意义不大[5] - 稳定币要求消费者拥有加密货币钱包,增加了购买体验的摩擦[5] - 消费者需要看到相比传统信用卡的明显优势,特别是在奖励积分方面[5] - PayPal尝试构建帮助商户用稳定币向海外供应商付款的平台[5] - 历史表明新支付系统推广缓慢,如银行直付在美国的推广和MCX系统的失败案例[5]
信用卡、线上支付的“致命威胁”:沃尔玛、亚马逊为何也要发稳定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