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亿人口大市场,全球关税洼地,中国车企涌向埃及
36氪·2025-06-16 13:20

中国企业在埃及的投资机遇 - 埃及正成为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出海新"热土",既是1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也可作为辐射北非、中东及欧美的枢纽[1] - 埃及政府提供退税、土地返还和招工补贴等政策优惠吸引外资企业[4] - 已有2800家中国公司在埃及开展业务,总投资额超80亿美元,包括OPPO、海尔、巨石、美的、泰达、华为等[7] 埃及消费市场特点 - 60%人口为30岁以下年轻人,手机和互联网渗透率达74%(8742万网民),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连续5年增长最快[3] - 人均GDP仅3748美元,低收入人群对高性价比日用品需求旺盛[3] - 96%人口集中在尼罗河三角洲,开罗人口密度达2万人/平方公里,物流成本低,电商发展迅速(速卖通、SHEIN增长快)[3] 埃及的关税优势与贸易协定 - 与21个非洲国家通过COMESA享受投资货物零关税[5] - 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合格工业区协定允许含10.5%以色列成分+24.5%埃及成分的产品免关税进入美国[9] - 与18个阿拉伯国家通过GAFTA免除所有关税,允许原产地对角累积[9] - 与欧盟、南方共同市场、土耳其等签署自贸协定,2024年仅被美国加征10%最低档关税[6][9] 重点投资领域变化 - 基建需求从道路房屋转向产业园和工厂建设[7] - 汽车行业从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CKD模式),广汽、吉利、上汽等已建厂[10] - 埃及2030年愿景推动电动汽车本土化,目标2030年电动车占比达10%[8] 本地化挑战 - 96%土地为沙漠,尼罗河沿岸用地紧张且价格高涨[10] - 港口吞吐量仅800万集装箱(不足越南一半),转口贸易承接能力有限[10] - 需实地考察供应链布局、政府扶持力度及商业文化环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