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大行定增募资情况 - 交通银行完成定向增发141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8.51元/股,募集资金1200亿元,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约1.25个百分点 [2] - 中国银行完成定向增发278.25亿股A股股份,募集资金1650亿元,全部由财政部现金认购 [3] - 财政部包揽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认购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逾九成新增股份,合计出资规模5000亿元 [1][3] 股东结构变化 - 交通银行发行后财政部持股比例超过35%,继续位列第一大股东,"烟草系"持股比例由3%升至3.53% [2] - 中国银行发行后控股股东仍为汇金公司(持股近60%),财政部直接持股比例约8.64% [3] 资本补充目的与影响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未来业务发展及服务实体经济 [2][3] - 静态测算显示注资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0.48、0.8、1.27、1.51个百分点 [6] - 注资后四家大行A股股息率分别为4.53%、4.03%、4.34%、4.17%,H股股息率更高 [6] 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 [3] - 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均处于健康区间(工行14.1%、农行11.42%、中行12.2%、建行14.48%、交行10.24%、邮储9.56%)[4][5] - 资本补充旨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支持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应对全球监管升级 [5] 银行差异化需求 - 中国银行因国际化程度高、跨境业务风险权重高,资本补充需求更大 [5] -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因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10.24%、9.56%),更接近监管红线 [5] -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定增已分别通过上交所审核和中国证监会注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