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规处罚 - 紫金保险洛阳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报告、未按规定使用保险条款费率、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三项违规被罚款93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谢武东被罚22万元,合计115万元 [1][4] - 2024年紫金保险多家分支机构受罚,包括安徽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四川分公司、郑州中心支公司等,但单次罚金超百万较罕见 [4] - 金融监管总局运城监管分局对紫金保险运城中心支公司罚款18万元,因编制虚假资料套取费用及未执行内部管理制度 [4] 合规整改措施 - 公司针对巡视组提出的"经营管理缺位、违规现象频发"问题强化分支机构管理,将合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规范负责人选任流程 [3][10] - 依据《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开展问责,计划到2025年9月底完成81%整改项,剩余11项建立"三级攻坚"机制推进 [10][11] - 专家建议落实"报行合一"制度、加强费用真实性管理,完善内审机制及早发现漏洞,优化考核遏制不正当竞争 [5][1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紫金保险保费收入128.31亿元(同比+10.56%),净利润4.83亿元(同比+110%),但综合成本率达100.70%,承保端微亏 [7][8] - 2023年目标设定2029年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ROE超10%,推动上市并进入行业前十,聚焦产业保险和数字化转型 [9] 高管变动与战略方向 - 2024年四季度原总经理桓恒被免职,陈加明任临时负责人,2024年4月改由何啸接任临时负责人 [8][9] - 公司提出八大举措包括服务地方经济(如特色产业保险、民生保险)、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监测 [9][11] 行业监管背景 - 处罚依据为《保险法》第171-174条及《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体现"双罚制"对机构和高管追责 [4][5] - 专家指出财险公司需平衡承保质量与投资管理,建议通过再保险分摊赔付、科技赋能降本增效 [8][11]
一中支领“百万罚单”,紫金保险何以甩掉“违规频发”标签
北京商报·2025-06-16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