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战略要地 [1] - 公司固态电池相关设备已取得订单并部分交付 包括干法成膜设备 干法复合设备 湿法涂布机 锂金属负极成型设备 搅拌机 叠片机 辊压设备 流化床 [1] - 过去三年承接固态电池工艺设备订单超过2亿元 客户包括主流电池厂商 国内外车企 国内研究机构 [1] 干法电极技术优势 - 干法电极工艺省去湿法涂布后的烘干过程 节约溶剂 缩短工时 避免溶剂残留 降低设备复杂度 [1] - 干法工艺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及极片制造效率 为固态电池发展提供支持 [1] - 公司在多辊转移 分段辊压 双钢带辊压三大干法成膜工艺路线取得阶段性成果 已实现干法设备出货验收 [1] 材料端产品进展 - 材料产品包括硅碳负极 锂金属负极 固态电解质 复合集流体和半固态复合膜 [2] -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基地首批产能进入试生产状态 约400吨/年 [2] - 锂金属负极通过构建新型三维骨架结构解决枝晶 体积膨胀及界面问题 [2] 硅碳负极应用前景 - 硅碳负极已在消费电子 无人机 电动工具领域批量使用 [2] - 动力电池领域因成本敏感应用相对滞后 未来市场有望得到带动 [2] 固态电解质与隔离膜 - 完成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中试 离子电导率达10S/cm 产品粒度可控 [2] - 四川生产基地完成年产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产线建设 [2] - 半固态电池复合膜性能可满足eVTOL等场景应用条件 [2] 集流体业务发展 - 复合铜箔在消费及动力电池认证进展顺利 2025年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 [3] - 复合铝箔第一代产品定位于快充数码类电池 已形成小规模量产订单 [3] - 第二代复合铝箔具有更好一致性 定位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动力电池 正推进客户验证 [3] 传统业务与产能建设 - 一季度实现营收32.15亿元 同比增长5.96% 净利润4.88亿元 同比增长9.64% [3] - 截至2024年末形成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 [3] - 四川紫宸一期部分产能2025年二季度逐步投入生产 为下半年持续出货奠定基础 [3] 未来产能规划 - 四川生产基地二期产能将根据市场需求有节奏投产 [3] - 预计2025年底实现2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2026年底实现35万吨产能 [3]
璞泰来:过去三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已超2亿元,硅碳负极基地首批产能进入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