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论泡泡玛特 历史大顶!
搜狐财经·2025-06-16 20:52

泡泡玛特股价与市值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从262最高涨至283后回落至266,涨幅1.5% [1] - 公司股价两年多上涨29倍,市值增长3674.88亿 [11] - 上市后经历从104.783跌至9.768再反弹至266的波动,但这一趋势被质疑为市值管理而非市场检验 [11][13] Labubu拍卖与营销策略 - 131cm高的蓝色Labubu在香港拍卖会拍出108万天价,营销效果达2000万 [1][4][5] - 拍卖被指为左手倒右手的营销手段,实际价值与广告效应脱节 [4][6] - 公司通过限量供应维持饥饿营销,避免产能扩张导致控盘失效 [10][27] 产能与供应链争议 - 公司声称产能跟不上需求,但被质疑中国制造业实力下此说法不成立 [6][9] - 拒绝开放IP授权或代工模式,被指为维持炒作空间 [9][10] - 真实产能限制可能源于人为控制供给而非技术瓶颈 [27] IP运营与产品策略 - 公司从主推Molly转向炒作Labubu,但后者2018年已存在且此前未受关注 [18][19] - Labubu爆火依赖运气与营销,公司持续打造爆款IP能力未经验证 [19] - 潮玩产权中心化且供给无限,与黄金、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存在本质差异 [25][26] 资本市场操作与股东行为 - 公司被指利用港股中概股回归预期进行市值管理 [15][16] - 管理层及大股东大幅减持,包括王宁持股减少3.21%、部分董事减持超29% [20] - 董监高清仓式套现与大股东减持行为引发对公司前景的质疑 [20] 潮玩行业价值逻辑 - 潮玩价值依赖短期共识而非长期消费需求,60%购买者为套利 [28] - 对比茅台50%消费需求,潮玩缺乏实际使用场景支撑 [28][31] - 历史案例显示供给无上限的资产(如郁金香、君子兰)终将泡沫破裂 [3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