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企革新时刻:巨头转身,创新者淘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6 21:27

行业转型背景 - 仿制药市场利润空间持续压缩,近三年超过60%仿制药企利润率跌破警戒线,传统"以仿养创"模式难以为继 [3] - 国家集采政策导致药品价格大幅下调,恒瑞医药入围集采药品价格普遍下降,信立泰2018-2020年营业收入从46.52亿元降至27.39亿元,净利润从14.58亿元降至6086万元 [3] - 行业共识认为仿制药高利润时代终结,亟需从"仿制"向"创新"转型 [4] 企业转型策略 - 恒瑞医药精简销售团队,从2020年17138人减少至2024年8910人,降幅达48% [5] - 石药集团通过子公司新诺威(现更名为石药创新)布局创新药,2025年股价涨幅达85%,子公司市值813亿元超过复星医药等企业 [5] - 科伦药业分拆科伦博泰专注ADC药物研发,2023年与默沙东达成118亿美元合作 [5] - 华东医药和信立泰清理低价值仿制药项目,剥离非核心资产 [6] 创新药领域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额达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8] - 康方生物以50亿美元授权双抗药物海外权益,荣昌生物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以26亿美元出海 [8]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60.5亿美元总额的双抗授权交易,翰森制药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获再生元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款 [8] - 创新药企市值快速提升,信达生物1326亿港元,康方生物887亿港元,与传统药企市值差距缩小 [8] 技术布局与产能 - 恒瑞医药广州基地建设mRNA生产线,预留区域用于快速扩产,年产能可达1000万支制剂 [1][16] - 恒瑞医药已推出15款1类创新药及4款2类新药,19个在研创新药进入3期临床,80多个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17] - AI技术加速药物研发,恒瑞医药等与DeepSeek合作,目标将研发周期从13年缩短至8年,成本从24亿美元降至6亿美元 [15] 行业未来格局 - 行业将形成"研发去中心化、发行与商业化集中化"格局,大输液赛道已现寡头垄断 [14] - 传统药企采用"双平台战略",保留仿制药现金流同时搭建创新药平台 [10] - 企业需同时布局产品创新(储备新品种)和销售转型(开拓海外市场)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