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色金融政策 -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作用 助力美丽上海建设的通知》,提出20条具体举措 [2] - 鼓励金融机构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扩大绿色贷款和转型贷款规模,支持各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2] - 推动绿色建筑标准与绿色信贷标准衔接,完善上海绿色项目库和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2] - 要求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丰富绿色投融资产品,优化ESG信息披露制度 [2] 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 2024年中国发行钢铁相关GSS+债券规模达30亿美元(约220 5亿元),其中7只符合CBI标准 [3][4] - 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2024年发放钢铁行业转型贷款28亿美元(约205 8亿元)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绿色贷款余额36 6万亿元,同比增长21 7%,累计发行GSS+债券1,431亿美元(约1 05万亿元) [4] 全国碳市场动态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70 96元/吨,最低67 05元/吨,收盘价较前周上涨4 51% [5] - 上周挂牌协议成交量404,915吨(成交额2,809 89万元),大宗协议成交量275万吨(成交额1 91亿元) [5][6] - 2025年1月1日至6月13日全国碳配额累计成交量2,811 54万吨,成交额21 2亿元 [7] - 截至2025年6月13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 58亿吨,累计成交额451 52亿元 [7]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上期所挂牌全国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首日主力合约AD2511成交5 23万手(101亿元) [8] - 农发行发行60亿元"绿满荆楚"绿色债券,利率1 3286%,认购倍数2 23倍,资金用于湖北生态环保项目 [9] - 工行发行商业银行首单80亿元浮息绿色金融债券,挂钩DR007均值,认购倍数2 2倍 [10]
绿色金融周报(第189期)丨上海:鼓励金融机构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全国首个再生商品品种挂牌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6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