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金融统计数据核心观点 - 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000亿元 环比多增2.62万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非银存款)增加1.19万亿元 创近十年同期高点 [1] - 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时代 货币基金 现金理财等高收益非银产品吸引力大增 直接推升非银存款规模 [1] - 今年以来非银存款累计增加3.07万亿元 同比多增6800亿元 [2] 存款利率下调影响 -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集中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 定期整存整取3个月 6个月 1年期 2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 分别为0.65% 0.85% 0.95% 1.05% 3年期和5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 分别至1.25%和1.3% 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3% [2]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引发"搬家效应"加速 居民和企业通过非银机构配置资产的意愿增强 推动存款结构从银行表内向表外转移 [2] - 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时代 居民和企业加速将资金从传统银行存款转向货币基金 现金管理类理财等收益更高的非银金融产品 [2] 资金流向多元化趋势 - 部分定存到期 潜在新增定存或转向理财 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或承接这部分超额流出 长期带动定期存款的财富化 [3] - 5月资本市场回暖 权益市场成交放量带动券商客户保证金存款增长 叠加信用债市场表现稳健增强理财产品吸引力 形成"收益提升—资金流入—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 加速存款搬家速度 [3] - 居民资产配置从"单一存款"向"理财+权益"的多元化切换 是利率市场化深化的必然结果 资金可能加速流入股票市场 债券型基金 私募资管产品以及保险储蓄类产品等渠道 [4] - 股市在稳市政策支撑下投资吸引力逐步增强 部分资金会通过公募基金 固收+理财等通道参与权益市场 债券市场的稳健收益特征与保险产品的长期保障属性 也将成为居民分散配置的重要选择 [4]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 银行存款搬家还会持续 存款可能流向货币基金 银行理财 债券市场和股市 [4] 存款脱媒与客户行为变化 - 随着"手工补息"叫停 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调控影响释放完毕 存款脱媒进程明显放缓 对银行存款高黏性的客户可能通过拉长存款期限来寻求收益改善 [5]
新增1.19万亿元!资金为何涌向这一领域?
中国经营报·2025-06-16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