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捕渔民开启新生活
经济日报·2025-06-17 06:08
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进展 - 长江十年禁渔已进入第五年,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措施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1] - 截至2024年,沿江10省(市)23.1万退捕渔民中14.5万有就业能力者全部实现转产就业,22万人纳入养老保险体系,5.8万人开始领取养老金[2] - 民政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将1.2万名困难退捕渔民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实现应救尽救[2] 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模式 - 安徽铜陵市通过"一对一"结对帮联机制解决2336个实际问题,累计投入补助资金近亿元,转产就业率和参保率动态保持100%[3] - 江西鄱阳县退捕渔民组建江豚巡护队,四川泸州155名巡护人员享受工资待遇及"四险"保障,收入与退捕前持平[5] - 安徽当涂县建成13833亩"捕转养"基地吸纳519名渔民就业,江西湖口县渔民通过标准化螃蟹养殖实现年产5万斤[6] 多元化产业转型案例 - 江西鄱阳县渔民开办纸制品加工厂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带动每人月增收2000元[7] - 江苏苏州吴江区开展48场零工招聘会输送服务3万余人次,湖南汉寿县食品企业吸纳100多名渔民就业[8] - 安徽当涂县推进3年数字渔业项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养殖[9] 生态经济新业态发展 - 江西鄱阳县渔民驿站推动生态观光游,渔家农庄年收入超10万元并带动其他渔民月增收3000元以上[10] - 铜陵大通古镇因江豚频现吸引游客,2024年接待量达90.2万人次同比增长30%[10] - 沿江地区计划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业态,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