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养好黑土地,吉林这样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17 06:13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2] - 吉林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探索用好养好黑土地 [2] - 2024年吉林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超过900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 [10] 黑土地保护技术 - "梨树模式"采用秸秆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防止风蚀水蚀,抗旱保墒 [4][5] - 采用"梨树模式"的试验田近10年土壤含水量从20%增加到40%,耕层深度0至20厘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 [6] - 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研制黑土地保护农机装备,建立监测及管控平台 [8] 农业机械化发展 - 吉林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7% [8] - 第七代多功能智能精量播种机采用电驱电控方案,一台机具可代替传统四到五台机具的工作量 [8] - 吉林省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印发《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方案》 [8] 农产品价值提升 - 公主岭市鲜食玉米经过精细选种、绿色种植、包装加工后,单株价格从不到1元提升至5-10元 [9] - 公主岭市已形成玉米食品、玉米淀粉、玉米油等几十种深加工产品,每年4亿多穗鲜食玉米行销全国和22个国家和地区 [9] - 通过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吉林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10] 农民收益与意识提升 - 采用"梨树模式"后,粮食产量提高三四成,同时节省化肥农药成本 [6] - 农民保护黑土、绿色生产的意识越来越浓厚,粪肥成为抢手资源 [8][9] - 鲜食玉米产业带动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