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变天,这些人的躺赚时代终结了
36氪·2025-06-17 07:45
近期,基金行业巨震,《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直指权益基金浮动费率和薪酬绩效改革。 新规近乎颠覆了公募主动权益产品的投资打法,品类的大洗牌开始了。 躺赚时代结束 近年来,围绕公募基金的改革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此前主要集中在降低产品费率和证券交易佣金上,本次"行动方案"则剑指权益基金的考评体系,可 谓"大招不断"。 首先,费率改革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要求主动权益基金实行与比较基准相挂钩的浮动费率模式,直接改写了以往规模至上的逻辑叙事,靠收管理费的躺赚 模式已成为过去时。 "行动方案"出台后,5月下旬26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正式获批,发行方主要集中在富国基金、博时基金等头部公募。新规提到在未来一年内将引导头部机 构发行浮动费率的基金数量不低于主动权益类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再及时评估,并逐步全面推开。 从相关费率细则来看,新规要求大幅降低净值低于比较基准的管理费率,其中对投资者持有满1年且净值与比较基准接近的适用1.2%管理费率,但若跑输 基准3%以上要降档至0.6%,也就是说绩差基金费率直接砍半。 与此同时,对于净值明显跑赢基准的公募基金还有费率升档至1.5%的激励,要求跑赢基准6%且是正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