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该如何制定建筑垃圾的“重生计划”
中国环境报·2025-06-17 08:30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1] - 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将有效落实 偷排乱倒问题得到遏制[1] - 基本形成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1] 行业现状 -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老旧建筑拆除 新房装修 道路更新等工程持续产生大量建筑垃圾[1] - 建筑垃圾成分复杂难以直接利用 随意倾倒会占用土地资源并造成土壤 水污染[1] - 部分地区存在乱堆滥倒和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1] 解决方案 - 建筑垃圾是宝贵的"城市矿产" 资源化利用是破解处理难题的关键[1] - 需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 理顺产生 收集 运输 利用环节[1] - 属地政府与物业协同设置标准化投放点 采用"提前预约 袋装投放 箱体收集"模式可提升前端管理效率[2] - 加快资源化加工车间布局 在建筑拆除集中区域配套破碎筛分设施[2] - 处理能力不足地区可建立市场化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2] - 完善再生建材产品标准 通过政策引导将其纳入政府采购目录[2] - 落实"谁产生 谁付费"原则 倒逼减量并为资源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2] 行业前景 - 建筑垃圾治理需关口前移至全链条每个环节[3] - 有效治理将实现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