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突破”到“大布局” 人形机器人展示场景朝向“实用化工具”加速跑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具身智能"的高阶形态,各地正积极布局这一未来产业新赛道[1] - 人形机器人展示场景从"走跑跳"向家庭应用、商业服务等全面升级,"实用化工具"进化步伐提速[1][24]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近90万家[21][24] 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进展 - "荆楚"系列采用行星滚柱丝杠直线电机,相比旋转电机功耗大幅降低,行走姿态更接近人类[5] - 已完成"荆楚2号"人形机器人的整机部署[2][5] - 量产已启动,预计2025年三季度可陆续"上岗"[7][10] - 2025年年底"荆楚3号"将实现100%鄂研、鄂产[12] 四川成都智能机器人发展 - 成都启动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涵盖智慧教育、文旅服务、交通指挥等真实场景[14] - 10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参与,包括轮式双足具身智能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14] - 成都力争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300亿元,增速超过30%[15][17] 其他地区人形机器人布局 - 上海智元机器人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商业化落地[20] - 北京亦庄已布局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产业链体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