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人员的素质,决定你大学四年的痛苦指数
虎嗅·2025-06-17 16:02
和在全国各地上大学的朋友们聚餐,吐槽起或喜或悲的校园生活,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辅导员。 大伙对辅导员的评价比较两极分化,觉得辅导员好的,会觉得能跟辅导员处成朋友,甚至觉得辅导员经 常加班,很不容易,深受感动。 觉得辅导员坏的,吐槽了一个人的抽象行为吐槽起来没完,严重挤占了他人的发言时间。有人直接说饭 桌上别提辅导员,影响食欲,看看人家A哥,就从不在饭桌上提恶心的事。 我听了这个事之后,觉得抽象之中带着一丝合理。古早时期有一个热搜。有人在班群里匿名发表了"不 当言论",辅导员一怒之下,说已经举报到了腾讯总部,引发了班群恐慌,以为马化腾要降临班群来开 盒了。事后查明,是他在QQ上进行了投诉,马化腾没有这么闲。好像这些瓜高度集中于个别ip,一些 地区的高校人员选拔机制疑似存在结构性缺陷,导致当地辅导员亟待供给侧改革。 大多数人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校层次、专业、生源、师资之类。实际上有一个非 常关键的因素被忽略了,就是高校行政系统的效能和行政人员的素质。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实际上,大师重科研轻教学,有没有大师跟大多数 人没多大关系。专业的分数线也是波动的,追涨杀跌的心态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