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现状 - 中国互联网行业处于关键转折点,KWEB中国互联网ETF年初至今上涨18%,主要由估值驱动而非盈利改善 [1] - 中小市值股票表现优于大盘,国内投资者展现出更强的定价权,有时采取与海外投资者不同的长期视角 [1] - 2025年上半年行业经历显著重新估值,DeepSeek的创新突破为行业引入结构性增长视角,推动KWEB指数上涨18% [2] 行业表现与分化 - 具有AI概念的股票如阿里云和快手表现突出,但实际盈利预期提升有限 [5] - 情感驱动型消费如在线游戏和音乐预计将继续表现出色,得益于有利的竞争格局和强定价能力 [5] - 广告增长预计将从14%放缓至10%,电商增长预计保持6.5%的稳定水平 [5] AI商业化进展 - AI变现、海外扩张以及利润率重塑将深刻影响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价值和股价表现 [1][6] - 云服务、广告和AI代理是AI商业化进程加速的三大领域 [7]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AI收入占比平均达到10—20%,共识预期较年初提升6—13个百分点 [7] - 云服务AI收入占比:阿里云20.1%(提升8.9ppts)、腾讯云20.5%(提升8.3ppts)、百度云27.2%(提升12.8ppts)、金山云19.0%(提升6.4ppts) [8] - 企业级AI代理潜在市场规模约1.6万亿元人民币,垂直代理约2500亿元人民币 [13] 海外扩张动态 - 拼多多的Temu在70多个国家运营,2024年GMV预计达到550亿美元,2025年运营亏损预计扩大至500亿元人民币 [15] - 中东和巴西的外卖和即时配送市场规模合计达800亿美元,增长率达20%以上,利润率更高 [18] - 携程海外业务贡献达集团收入的13-14%,增长率超50%,香港和新加坡业务已实现盈利 [18] - 美团的Keeta进军中东和巴西市场,长期有望获得20%市场份额和4.8亿美元运营利润 [23][24] 商业模式转型 - 电商平台正从消费者补贴转向商家支持和生态系统健康,呼应政府减轻商家负担的要求 [19] - 互联网平台佣金费率将趋于统一,并从佣金转向广告收入 [19] - 平台提升广告费率的方式包括更高效利用广告库存、与其他平台合作获取额外流量、利用生成式AI升级广告技术等 [19]
估值涨完了,中概下半场拼什么?瑞银划重点:AI、利润率、新市场...
华尔街见闻·2025-06-17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