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对澳大利亚的影响 - 美国将钢铁和铝关税从25%上调至50%,引发澳大利亚等多方反对,澳大利亚总理批评这是"美国的经济自残行为"[1][6] - 美国加征关税扰乱了全球贸易格局,推高成本、增加不确定性,并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对澳大利亚企业不利[1][6] - 中国市场因美国产品退出而产生的空缺为澳大利亚农业等领域提供了新机遇[1][6] 中澳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 中澳双边关系逐步恢复,大部分关税已取消,高层互访重启,双方信任正在重建[2] - 中澳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近70%澳企将中国列为未来三年全球投资前三大优先市场[1][7] - 2025年中澳双边贸易额预计将达到3250亿美元,较2015年的1450亿美元增长125%[3] 澳大利亚企业在华表现 - 去年75%的受访外资企业实现盈利,较2023年的58%有所提升,51%的公司在华收入同比增长,46%的公司增加在华投资[2][11] - 每三家公司中就有一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拓展中国业务[2] - 约三分之一企业计划向深圳、杭州、成都和海南等地区拓展[11] 中澳自贸协定的影响 - 中澳自贸协定自2015年生效以来,通过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优化,显著增强了两国贸易的韧性和稳定性[3] - 协定为两国经济注入活力,是澳大利亚与主要经济体达成的首批全面自贸协定之一[3] 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中国市场 - 贸易限制解除后,葡萄酒、农业等领域显现明显复苏迹象,澳大利亚产品凭借高品质和安全性受中国消费者青睐[4]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为澳大利亚农产品提供巨大市场[6] - 澳大利亚新增15家获批的羊肉出口加工厂,积极满足中国市场对高品质红肉的需求[6] 新兴产业合作机遇 - 关键矿产、清洁能源技术、液化天然气、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展现出新的出口潜力[4][8] - 清洁能源是中澳合作重点,双方在绿色氢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储能技术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8] - 电动汽车及其供应链,特别是电池领域,双方互补性强,澳大利亚欢迎中国电动汽车[9] 澳大利亚企业战略调整 - 企业更注重本地化合作,以更快适应政策变化和消费需求的迭代[11] - 企业越来越重视政府事务团队,确保业务符合要求并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11] - 多数企业以"在中国为中国"为主,重点服务中国市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部分倾向于"在中国为世界"[12] 高层互访的积极影响 -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传递出两国政府致力于维持稳定建设性关系的积极信号,对企业信心至关重要[13] - 访问或将推动澳大利亚政府优化对中国投资的政策,特别是在净零排放和住房等领域[13]
21专访|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中澳经济高度互补,合作才是必然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7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