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多家公司排队候审,AI企业再掀赴港上市潮
第一财经·2025-06-17 18:12

AI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 生成式AI爆发推动大量AI企业赴港上市 云知声通过港交所聆讯 卧安机器人、群核科技等20余家AI企业正在排队候审 数量较往年激增 [1][2] - 2023年以来已有20家AI企业在港上市 总市值突破2800亿港元 香港上半年IPO募资额同比暴涨711% 科技行业新上市公司贡献显著 [1][2] - 已上市AI企业表现亮眼 地平线机器人-W以906.86亿港元市值领跑 优必选、晶泰控股分别以349.23亿港元和245.61亿港元紧随其后 半数个股年内上涨 越疆、脑动极光-B、地平线机器人-W涨幅超90% [3][4] 政策环境与市场表现 - 港交所特专科技上市新规持续松绑 允许部分领域未盈利企业上市 推出"科企专线"提升审核效率 18C章节将范围扩大至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领域 [1][5]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18A、18C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更新《新上市申请人指南》进一步降低科技企业上市门槛 [5] - 港股IPO市场显著复苏 上半年预计40家公司首发上市 筹资额约1087亿港元 同比上涨33%和711% 新股破发率从57%降至32.1% 为过去几年新低 [5][6]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家港股上市AI企业中仅5家2024年盈利 15家处于亏损状态 地平线机器人-W累计亏损超76亿元 黑芝麻智能、趣致集团、优必选2024年分别亏损17.54亿、16.24亿、11.55亿元 [7][8] - 高研发投入导致亏损 黑芝麻智能研发费用从2020年2.55亿元增至2024年17.54亿元 趣致集团研发投入从2022年3011万元激增至2024年9154万元 [7][8] - 市场对估值合理性存疑 黑芝麻智能7年估值上涨122倍 从1.27亿元攀升至155亿元 但上市后表现疲软 最新市值114.9亿港元 [8] 代表性企业案例 - 晶泰科技为首家通过18C规则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 地平线机器人和越疆也通过该渠道登陆港股 [2] - 地平线机器人-W在上市不足8个月后寻求配股融资47.193亿港元 每股配售价6.93港元 [4] - 黑芝麻智能成立后完成10轮融资 总额约52亿元 获得腾讯、小米、蔚来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