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补贴资金池快速消耗,多地紧急“刹车”暂停汽车置换补贴
华夏时报·2025-06-17 18:42
政策调整动态 - 河南郑州、洛阳、许昌及新疆、沈阳等地自6月中旬起相继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申请业务,主要因补贴资金快速消耗[1][2] - 重庆单车最高1.5万元置换补贴政策申报总量突破21.5亿元,显示政策对消费升级的显著拉动效应[1] - 甘肃部分城市5月初已全面暂停以旧换新活动,重庆第一阶段补贴资金已使用完毕,正筹备第二阶段政策[2] 市场反应与影响 - 郑州在系统关闭前8天单日申请量突破1.2万份,创政策实施以来最高纪录[3] - 政策收尾阶段出现"末班车效应",某品牌经销商单店日均到店量激增40%[3] - 财政部已预拨第二批810亿元资金,重庆、江苏等地正筹备第二轮政策[3] 行业规范化发展 - 金融机构完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市场监管部门构建公平竞争生态,推动市场向高质量发展[1] - 政策调整被视为对消费刺激模式的压力测试,补贴从"普惠式"转向"精准化"[4] - 建立动态资金调节池和全链条追溯系统的建议被提出,以应对政策执行漏洞[6] 套利行为与挑战 - 存在规模化套利黑产,通过伪造材料单台车可骗取高达1.5万元国家补贴及车企5000元配套优惠[5] - 套利行为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流失,扰乱市场秩序,冲击政策公信力[5] - 中央3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分批下达与地方需求"井喷"存在错配[5] 行业创新与未来 - 车企推出"电瓶车置换四轮车"等创新促销模式应对政策"空窗期"[6] - 行业面临挖掘真实消费需求和寻找新增长引擎的挑战,特别是在补贴退坡预期下[6] - 建议在县域市场推行"新能源车充电桩+车位"捆绑补贴,提升使用环节优惠占比至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