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箱到显微镜:大模型可解释性的现状与未来
36氪·2025-06-17 18:57
大模型时代,AI模型的能力持续提升,在编程、科学推理和复杂问题解决等多个领域,已经展现出"博士级"专业能力。AI业界专家纷纷预测,大模型的发 展正日益接近实现AGI甚至超级智能的关键拐点。然而,深度学习模型通常被视作"黑箱",其内在运行机制无法被其开发者理解,大模型更是如此,这给 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提升大模型可解释性的技术路径,力图揭示模型输出背后的推理依据和关键特征,从而为AI系统的安全、可靠和可控 提供坚实支撑。然而,大模型的发展速度却远远领先于人们在可解释性方面的努力,而且这一发展速度仍在迅猛提升。因此,人们必须加快脚步,确保 AI可解释性研究能够及时跟上AI发展步伐,以发挥实质性作用。 一、为什么我们必须"看懂"AI:可解释性的关键价值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语言理解、推理和多模态任务等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力,但模型内部决策机制高度复杂、难以解释,已成为学界和 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难题。大模型的可解释性(interpr etability/ex plainability)是指系统能够以人类可理解的方式阐释其决策过程和输出结果的能力,具体 包括: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