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将施行从“能量密度为王”转向“安全性能为先”
证券时报·2025-06-18 02:14

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2026年7月实施 [1][2] - 相比2020版国标,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底部撞击测试,修订热扩散测试,强化热失控后报警信号和温度控制要求(5分钟报警、2小时观察期温度低于60℃) [2] -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能量冲击后无泄漏、破裂、起火或爆炸 [3] - 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且不起火不爆炸 [3]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行业从"续航竞赛"转向"安全竞赛",推动低端产能出清,市场资源向头部集中 [1][8]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已提前布局并宣布产品达标,宁德时代2020年量产的无热扩散技术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 [4] - 中小企业因技术储备不足或资金有限可能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7][8] 技术升级方向 - 隔膜技术升级:星源材质芳纶涂覆隔膜耐高温超400℃,可延缓热蔓延 [5][6] - 固态电池受益:贝特瑞推出半固态/全固态方案,高镍三元正极包覆技术推迟热失控110分钟,针刺通过率提升80% [6] - 固态电池安全性优势:固态电解质耐高温、不可燃,满足新国标"不起火不爆炸"标准,产业化进程或加速 [6][8] 产业链生态重塑 - 新国标逆转"唯价格论"恶性竞争,推动行业向"质量优先"转型 [7] -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体现在体系化安全设计、产品落地转化速度和品牌信任红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