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发快、落地慢 面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院在忧虑什么?
第一财经·2025-06-18 08:1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展 - 国家医保局印发《泌尿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421项整合为108项,新增加收项22项、扩展项9项,覆盖超百万透析患者 [1] - 已累计印发29批次《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但落地进度差异显著:内蒙古等5省份落地超10批,多数地区仅落地5-6批 [1][4] - 改革采取分步实施策略:省级医保部门先完成项目映射和定价,医院再执行操作细节调整 [5][6] 医疗机构执行难点 - 放射检查类改革取消部位区分,需全面更改医嘱系统和患者沟通流程,医院需加班消化存量检查并制定应急预案 [6] - 临床量表评估类项目从100-600项压缩至2项(自评/他评),价格从60-90元降至4-30元,且限制使用频次(住院疗程≤3次) [9] - 眼科等专科存在项目映射缺口:某省300项眼科项目中有36项无法对应国家规范的125项,部分治疗项目因价差过大(几十元至上千元)难以合并 [15] 收入结构调整影响 - 影像检查价格显著下降:CT从300+元降至200元,MRI从600+元降至500元,超过3部位不再收费 [8] - 部分项目价格上调:湖南省放射治疗类项目上调12%,移植类、护理类项目价格也获提高 [11] - 大型医院整体收入影响有限但结构变化明显,精神卫生等学科正开展成本调研以推动后续价格调整 [10][11] 耗材与项目映射争议 - 基本物耗界定模糊:注射器、冲洗工具等耗材在不同地区名称不一,中间地带耗材是否可收费存在争议 [13] - 医院呼吁建立全国耗材通用名制度和可收费目录,目前仅部分省份建立本地目录 [14] - 特色项目保留难题:部分地方已纳保项目未被纳入国家指南,地方医保局暂未明确处理机制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