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不起」羽毛球的年轻人,转向了匹克球
36氪·2025-06-18 10:16

匹克球市场热度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特点,成为年轻人新宠,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超1.2亿[1] - 京东与上体联合报告显示2024年匹克球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增速显著高于羽毛球和网球[3] - 阿迪达斯、李宁、斯凯奇、安踏等头部运动品牌加码布局匹克球市场,推出产品并赞助赛事[3][7] 运动特性与用户吸引力 - 匹克球运动强度适中、装备成本低,羽毛球拍价格过去两年涨30%-60%,而匹克球损耗率低更耐用[4] - 匹克球节奏温和、跑动距离短,降低运动损伤风险,适配零基础玩家和老手转型[4][6] - 满足疫情后"无痛健身"需求,兼具社交属性,适合都市打工人解压和情绪释放[11][12][14] 政策与资本推动 - 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成立匹克球运动工作委员会,推动球场建设,城市闲置场地改造为匹克球场兴起[7] - 商业项目如成都万象城、深圳侨城坊Q-PLEX嵌入匹克球场馆吸引人流[7] - 国际赛事IP SKYPURE Pro Pickleball Championship和北美职业联赛PPA Tour、MLP计划进入亚洲市场[3][18] 品牌竞争与产业链发展 - 李宁将匹克球定位为与高尔夫并列的战略重点品类,阿迪达斯签约顶级选手推出签名款球拍[7] - 传统网羽品牌Wilson、HEAD和专业乒乓球品牌JOOLA布局匹克球装备,新兴品牌SKYPURE、WARPING POINT入华[9] - IPTPA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构建教练培训和等级评定体系,推动行业标准化[9] 市场前景与场景拓展 - 匹克球难以复制传统三大球全民渗透率,但适合社区运营、亲子运动、写字楼微空间等多场景结合[15][16] - 职业化路径在美国已验证,亚洲市场衍生装备赞助、城市承办、直播内容等机会[18] - 缺乏校园体系渗透和青少年赛事体系,但契合轻量化、社交型运动需求空白[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