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服务收费调整 - 多家银行近期调整服务收费项目,涉及资信证明、银行卡年费、ATM跨行取现、跨境理财通等多个领域 [1] - 乌海银行自6月13日起对资信业务和银团贷款业务进行收费,个人存款证明20元/份,单位资信证明200元/份 [1][3] - 苏州银行新增"尊行卡年费"项目,金卡免年费,白金卡588元/卡/年,自2025年9月10日起执行 [4][6] - 庐江农商银行自9月1日起调整借记卡ATM跨行取现手续费,从免收调整为3.3元/笔,社保卡每月前2笔且单笔不超过3000元免收 [7] - 中国银行自2025年6月10日起调整信用卡结算服务费用,长城环球通系列产品自助渠道取现手续费调整为取现金额的1%,最低10元/笔,最高100元/笔 [8] - 广发银行新增"跨境理财通业务"收费项目,调整"信用卡资产管理服务费" [10] 收费调整原因与行业背景 - 银行表示调整收费主要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和覆盖运营成本 [10] - 行业专家指出银行传统利息收入空间收窄,需要通过中间业务增收,同时前期"减费让利"政策使部分免费范围扩大,当前优化收费结构是对成本覆盖与服务升级的合理回应 [10] - 2023年一季度国有六大行中间业务收入表现分化,仅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正增长,工商银行同比下降1.18%,建设银行下降4.63%,农业银行下降3.54%,交通银行下降2.4% [10] 市场反应与监管合规 - 市场关注是否会出现"收费战",银行强调合规性,表示每一项收费都需经过监管部门备案,新增或调价需至少提前3个月公示 [11] - 收费项目变动直接关系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在选择银行服务时将费用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12][13] - 专家建议银行需加强与客户沟通,解释收费依据与服务价值,平衡盈利与客户满意度关系 [14] - 市场关注未来是否会有短信提醒费、账户管理费等更多服务收费变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