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七部门发文保护建设“美丽河湖”,多方解读
第一财经·2025-06-18 10:59

政策背景与意义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由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是国家继2015年"水十条"后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该方案标志着水生态环境管理从污染防治向"三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系统治理转变 [3][5]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指出,美丽河湖建设是水生态保护承前启后的标志性工作,需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 [6] 治理模式转型 - "水十条"推动水环境治理三大转型:目标从总量控制转向水质安全,范围从单一行业扩展到流域综合治理,机制从分散管控升级为排污许可制、河长制等协同模式 [2] - 当前治理需从质量改善为主转向质量改善与风险管控并重,并实现生态价值多维融合 [5] - 长江流域采用"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精准治理,重点攻坚总磷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蓝藻防控 [7] 流域治理现状与挑战 - 长江流域水生态总体较好但治污压力大,局部存在生态流量不足、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2][7] - 黄河流域水质显著改善(干流连续三年II类水质,优良水体超90%),但水资源开发率达80%,部分支流断流频发(2024年16条支流断流102次),生态空间破坏严重 [7][8] - 淮河流域需重点解决城乡面源污染,通过湖泊治理、缓冲带修复等措施提升生态稳定性 [10] 实施路径与目标 - 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的治理体系,强化流域差异化管控,形成多方协同格局 [6] - 2023年纳入2573个水体建设美丽河湖,长江流域占897个(超1/3) [7] - 通过生态扩容与污染减排协同发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进生态产业化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