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18存量之战:电商平台重新定义“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8 13:30

电商行业趋势变化 - 618促销活动热度下降,消费者期待降低,促销驱动消费模式触顶,平台需围绕"人"的需求而非促销日做文章 [2] - 电商平台简化优惠策略,采用直观价格呈现和更长促销周期,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并提升购物欲望 [3] - 消费者理性回归,更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单一的促销对消费者触动越来越少 [4] 高性价比供给常态化 - 主打性价比的供给变得常态化,消费者不再需要等待618等大促节点 [3] -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66%上升至2024年的76%,本土企业能更快进行市场创新并拥抱新零售变化 [4] - 消费者积极寻找更经济实惠的产品替代常买产品,"消费平替"趋势凸显 [5] 即时零售崛起 - 即时零售成交额显著攀升,美团闪购618首日酒类同比增长18倍,奶粉增长2倍 [6] - 即时零售通过"线上经营+前置仓"模式压缩履约服务半径与响应时间,创造消费新增量 [6] - 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年通过7种以上渠道购买快消品,性价比与便利性是选择购物渠道的关键因素 [6] 情绪经济爆发 - 情绪经济成为用户"自我奖赏型消费"的引爆点,如LABUBU和"重养自己一边"等话题 [7] - 淘天玩具潮玩行业618期间6个商家销售破亿元,16款单品破千万元,2400家店铺销售额同比三位数增长 [7] - 潮玩品类通过文化符号、IP联名等方式强化"非理性购买"理由,为产品附加"软价值" [7] 电商平台战略调整 - 平台不再单一押注价格战,而是双向发力即时零售与情绪消费,撬动新增长杠杆 [8] - 淘宝联合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实现内容种草与电商转化的深度融合 [7] - 618角色变化,不再承载拉动全年销售的关键任务,而是转向更健康、有序的发展方向 [8]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依旧在买,但更在意为什么而买,对IP内容的认同与情怀成为消费驱动力 [8][9] - 谷子类商品海外订单同比三位数增长,国产IP衍生品成交占比显著 [8] - 消费者在有限预算下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平替产品,促销影响有限 [4]